“大厚本”使用 掌握一个前提四点要领
大厚本使用 掌握一个前提四点要领最近,考生家长陆续拿到了学校发放的志愿填报资料,其中包括当地考试院汇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俗称大厚本)。考生填报志愿都离
大厚本使用 掌握一个前提四点要领
最近,考生家长陆续拿到了学校发放的志愿填报资料,其中包括当地考试院汇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俗称大厚本)。
考生填报志愿都离不开这个大厚本,它汇总了近三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当地招生录取的详细统计数据,是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非常重要的参考。今天,我们以北京地区的大厚本为例,简单为考生家长们说一下,如何有效率地查询使用这本资料。
一个前提:
把大厚本看薄
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家长拿到大厚本就发怵,面对着数百所院校三年的各类数据,不知从何下手,生怕漏掉一些数据,结果反到找不着头绪了。因此在拿到大厚本前,要先给自己定好位。
考生可以根据高中三年的成绩,特别是期末、一模的考试成绩,校排名,区县排名分析出自己在考生群体中的位置(也可以根据这个位置,预测一下自己的成绩范围,是一本线上20分,或是二本线边缘)。有了合理的自我定位,就可以结合考生的成绩,有针对性的查找相应层次的院校。考生不用把整本书都看完,经过筛选,只看与自己成绩相当的院校,大厚本自然变薄了。
考生查阅变薄了的大厚本也是有技巧的,这里想提醒考生四点要领:
四点要领:
1.使用大厚本前先关注几个细节
(1)要仔细阅读第一页的说明,了解大厚本到底包含哪些数据,知道计划招生人数第一志愿一专业报名人数、第一志愿一专业上线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查看今年大厚本第一页的表格,可以看到2009至2011年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您可以发现,同样的理科500分,在2009、2010、2011三年的含义却不同,有的年份该分数就可以上一本院校,而有的年份则不能。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是你查看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时的参考坐标。(3)还有个不能忽视的细节,考生家长要注意,在大厚本的最后两页附录了近三年北京市考生分数分布情况,这也是最权威的全市排名。
2.院校及专业录取分数去两头看中间
考生在看各院校的录取分数时,最好不拿人数分布较少的高分段和低分段做参考,因为高分段和低分段一般是特殊情况,低分段可能是特殊政策招收的考生,如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等(北京的大厚本从2009年开始不再包含政策录取的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类型的考生),高分段可能是二志愿进来的。相比较而言,考生分布密集的中间分数段更能如实反映该院校(专业)的录取情况,这个分数段是最具参考价值的。当然,这只是对大部分院校而言,有些院校招生人数少,或者有招不满的情况,看某一段或几段分数就可以了。
3.模考成绩不能与大厚本对号入座
比如某考生一模考了550分,就去大本里找550分能被哪些院校录取,这是极其错误的,十有八九会低报或失误。那么应该怎样使用这些数据呢?一方面,可以把院校的录取分数分布与当年的各批次的控制线相比照,从中看出该院校在相应批次中的位置;另一方面,考生可以通过自己一模、二模成绩对应本区县划定的参考线之间的分差来定位。
4.分析三年数据,从中找出规律
使用大厚本时,考生和家长不要仅参考一年的录取信息,三年的录取信息都要进行认真分析,从中找出规律。
比如,根据大厚本可以分析出某院校是否招收二志愿考生。你只要参看实际录取人数和其中第一志愿录取人数,如果两者相等,说明当年该校录取的全是第一志愿考生;后者小于前者,说明该校当年招收了二志愿考生。(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