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也有风险 “梯度填报”增加机会
广东61.5万考生下周一起就要填报志愿。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今年高考最大的变化就是要在本科层次实行“平行志愿”。为什么要这样设置?考生怎样利用好这个政策填好志愿?填报志愿在即,记者特地带着考生和家
广东61.5万考生下周一起就要填报志愿。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今年高考最大的变化就是要在本科层次实行“平行志愿”。为什么要这样设置?考生怎样利用好这个政策填好志愿?填报志愿在即,记者特地带着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专访了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
杨开乔表示,“平行志愿”同样有风险,第二院校志愿组可以作为第一志愿组的补充,可让考生多一次投档机会,但如果考生填报志愿时没有梯度,同样会出现不能被投档的结果。
院校之间要层次高低冷热结合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利于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不等于是零风险。”杨开乔分析,对考生来说,平行志愿的风险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填报志愿时定位不当有风险。“例如某考生成绩虽然达到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但填报的院校定位过高,其成绩没有达到填报的所有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档线,那么在这一批次的投档中该考生就不可能被投档,只有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二是填报志愿时无梯度有风险。“平行志愿对院校来讲是平行的,但对考生来说仍然是有顺序的,在投档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志愿的先后顺序检索。”杨开乔说,考生填报志愿时如果没有考虑院校之间的层次高低、冷热结合,完全把同一层次的学校依序排列,也可能出现不能被投档的结果。
三是超比例投出的部分考生档案有退档风险。据介绍,省招办预投档时投档比例为1:1.05。“虽然投档比例低于往年,但在实际投档的时候仍可能大于1:1,因此超过比例投档的部分考生就可能面临退档风险。”
四是考生自身的一些条件及专业填报不合理可能带来的风险。“由于平行志愿是一次性投档后不立即补档”,杨开乔说,“所以考生即使被投档,但如果成绩相对较低、专业志愿填报不合理且不服从调剂、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等,退档的风险就会比较大”。
A要冲,B要稳,C要保
杨开乔表示,虽然同一院校志愿组内没有志愿级差,但由于平行志愿投档是一次依序检索的,所以如果考生平行志愿的顺序不合理,不形成合理的志愿梯度,也可能出现档案无法投出的现象。
“因此考生填报的院校之间要有一定的从高到低的梯度,要拉开档次,把握好冲、稳、保之间的梯度关系。”杨开乔说,同一批次的高校,今年可以填报三所学校均视为第一志愿。考生在填报同一院校志愿组时,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在A志愿适当“冲一冲”,填报自己心仪、向往,录取分数又可能比自己成绩略高的院校;B志愿则要相对“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相当或稍后些的高校;C志愿则应该“保一保”,以能确保本批次录取为出发点,填报往年报考人数较少,计划较多的高校。这样,既可避免“高分低就”追悔莫及,又可有效规避风险,万一分数没有达到较好的学校投档分数线,也有相应的院校可以就读,避免落到更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同时,也要合理填报本科各批次第二院校志愿组的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以提高录取机会。
没有永远的“热门”或“冷门”
杨开乔特别提醒考生,专业的“热门”和“冷门”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永远的“热门”,也没有永远的“冷门”。
“有很多专业现在来看也许很热,但三年、四年后并不一定很热,也有一些专业现在看起来很冷,但几年后的情况也都不好说。”杨开乔说,市场通常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当某一专业被大家同时认为是热门的时候,恰恰说明市场对这个专业的需求已经饱和。“如果你这个时候再去选择,三四年后的就业情况就很难有保证。”
他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之前可以先了解当年“热门”专业、“冷门”专业的分布,但不要完全以此为依据,要结合社会、国家的整体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程度、该专业的发展前景等。此外,也不要紧盯国内的一些需求,还要放眼国际,看国际上缺少什么样的人才,这样将来的就业前景才能更宽更广。(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