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料 > 高考理综 > 模拟试题 > 文章正文

2012高考化学学习障碍及克服方法解析(3)

时间:2011-09-01 15:5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实质是迁移,举一反三是高水平的发散。发散性思维是学好化学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来诱导学生思维发散。例如设计这样一题:一瓶硫酸,不知是浓是稀,如何把它鉴别出来

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实质是迁移,举一反三是高水平的发散。发散性思维是学好化学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来诱导学生思维发散。例如设计这样一题:一瓶硫酸,不知是浓是稀,如何把它鉴别出来?请尽可能多地提出方案。学生通过思考,会提出溶于水观察是否放热;与铜片反应;做滤纸的碳化反应;测密度;比较粘度;使胆矾脱水;稀硫酸与铁钉反应;中和滴定等等。通过解答这道题,使学生的思路拓宽了,思维的广阔性也得到了锻炼。

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在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独特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一是思维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地进行综合分析;三是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进行发散式思维。例如,依据课本字面叙述,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NO2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原理,NO中+2价的N可与NO2中的+4价的N反应归中为+3价N:

NO+NO2+2NaOH=2NaNO2+H2O

反过来,NO2中+4价N也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为+3价和+5价的N:

2NO2+2NaOH=NaNO3+NaNO2+H2O

由此我们即可总结出一条创造性规律:在NO,NO2混合气体中,只要NO的物质的量不多于NO2的物质的量,混合气可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这不仅对处理硝酸厂尾气很有意义,还可用于指导解题。

除上述各种思维方法外,还有直觉思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等思维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