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料 > 高考理综 > 模拟试题 > 文章正文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试题(理综)

时间:2010-12-22 16:1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至4页,第Ⅱ卷5

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l2 O 16 Na 23 S 32 K 39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

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

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

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4.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

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

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 B.3/8 C.1/16 D.3/16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A.Ba2 、NO ;、NH 、Cl B.Ca2 、HCO ;、NH 、AlO

C.K 、Ba2 、Cl 、HSO D.Mg2 、NH 、SO 、K

7.将l5 mL 2 molL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 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 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

A.4 B.3 C.2 D.1

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B. C. D.

10.用0.10 molL 的盐酸滴定0.10 molL 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 B.

C. D.

11.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 D.

12.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