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亲子沟通 > 文章正文

谈亲子关系

时间:2011-01-08 13: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一)亲子关系的定义亲子关系,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亲子关系具有特殊性。这是因为亲子关系最为久远、


(一)亲子关系的定义

亲子关系,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亲子关系具有特殊性。这是因为亲子关系最为久远、普遍和稳定。血缘的亲子关系是不能随意选择和改变的,是永久的;亲子关系的双方在生活上直接联系,经济上共同,情感上极为亲密。亲子关系是青少年人格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对青少年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亲子关系问题的定义和成因

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是指发生在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影响双方感情投入和积极评价的情绪、态度和行为。

导致亲子关系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亲子矛盾的长期积累

2、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与父母不愿意或者不善于让他们取得平等地位的矛盾

3、青少年缺乏控制情绪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4、现代社会日益明显的代际差异

父母面面观

绝望的父母。这类父母感到他们的孩子无法改变,并且总会产生不良行为。因此放弃对孩子的管教。

非对立的父母。这类父母可以避免与孩子对立,有时很害怕因为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而将失去孩子的爱。当听到我恨你、你是个坏爸爸!或我真希望有个新妈妈时,父母被完全击垮了,管教孩子的意愿也被削弱了。

筋疲力尽的父母。这类父母看上去似乎没有足够的精力来管理和教育孩子。有些父母可能是单身家长,要整天工作,精力不充沛的父母经常会有短期或长期的抑郁症状。

内疚的父母。这类父母因孩子的行为问题自责,当他们试图去惩罚孩子时尤为感到内疚。自责与内疚阻止了父母去教育孩子改善行为。这类父母变得更被动,对孩子更放任。

发怒的父母。许多父母在惩罚孩子时会变得心烦意乱并发怒。因为他们无法在惩罚孩子时不生气、不心烦,所以他们索性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熟视无睹,以免动怒。

相互妨碍的父母。有时当父母中一方试图管教孩子时,另一方可能会加以阻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双方应就孩子应该达到的行为目标进行交谈。目标一致后,还应在使用何种恰当的奖罚方法方面达成一致。有时当父母管教孩子时,亲戚或朋友,比方说爷爷奶奶会加以阻拦。但是,对父母管教孩子生气的人通常也就是对父母不管教孩子感到愤怒的人。不要因为他人而妨碍做一个称职的、自信的父母。

困境中的父母。婚姻问题、财政问题以及其他生活困境有时会成为父母的重负。这类父母通常缺乏充足的精力、时间与动机来帮助孩子。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