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父母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媒体提问:1.孩子大了爱唱反调,父母该如何应付?2.有些孩子爱在家充当父亲的角色,来照顾母亲,失去了孩子应有的童真。这样做,好不好?
媒体提问:
1.孩子大了爱唱反调,父母该如何应付?
2.有些孩子爱在家充当父亲的角色,来照顾母亲,失去了孩子应有的童真。这样做,好不好?
3.让爷爷奶奶去照顾孩子,孩子对父母生疏。这有什么危害?
4.部分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趁暑期把孩子接到身边,就会尽可能地无原则地宠孩子,养成不少坏习惯,该怎么办?
5.父母双方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好不好?
6.父母可以用暴力去驯服孩子吗?
回答:
1、唱反调本身不是坏事情,而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可如果总是爱唱反调,则是亲子关系出现某种不和谐的音符的象征,是需要改善的。具体的改善措施是:首先要容许孩子常反调。孩子之所以喜欢唱反调,很多是家长压制孩子的结果。家长越压制,孩子越爱唱反调;你不压制孩子了,甚至鼓励孩子唱反调,孩子相反没有兴趣唱反调了。如果这样做还是没有效果,那家长就要思考:自己在暑假是不是忽视了孩子的某些正当的心理需求,比如,不够关心孩子,对孩子的要求过多,成天不是要学这就是要学那的,没满足孩子娱乐的需求以及交朋友的需求等等。
唱反调除了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主见,能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而促进沟通以外,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口才。家庭成员间不同意见,不同观点是正常的,孩子认为父母不对的,可以反驳、唱反调甚至顶嘴,父母也可以回驳、回嘴。在这种舌战中,孩子的思辩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孩子的口才也会大大提高。美国心理学家利伯特有一项实验表明,反抗性强的孩子有主见,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之所以提倡孩子孩子唱反调,不要做绵羊式的听话孩子,主要是针对专制型家长、支配型家长、以及死抱着听话观念的家长而言的。其目的是维护孩子的平等地位,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创设良好宽松的环境,这对孩子的人格健康成长大有益处。
而那些过分放任孩子的家长则不适合提倡孩子唱反调。
2、如果孩子偶尔在家充当父亲的角色来照顾母亲,是没问题的;如果父亲经常外出,孩子学会照顾他人,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途径(但最好不用父亲的角色);如果父亲并不经常外出,孩子还经常以父亲的角色来照顾母亲,则会引发亲子关系的混乱,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而亲子关系才是决定孩子成长的关键所在。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再好的教育方法都是枉然。很多没有读什么书的农村父母,他们教育孩子之所以比我们很多城里的知识型父母教育孩子成功,就在于他们营造了和谐的亲子关系。只要亲子关系真正和谐了,教育方法上出现一点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再说了,亲子关系真正和谐了,教育方法也不可能出现了大的问题了。
所以,在一个家庭里,母亲要像母亲,父亲要像父亲,孩子要像孩子,千万不要角色错位!
3、爷爷奶奶照顾孩子会比较细心,但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很多由爷爷奶奶带大,并与父母生疏的孩子会比较任性,比较霸道,不知道关心别人,没有责任心等等。当然,如果爷爷奶奶的心态很好,又有足够的文化知识,还懂教育孩子的艺术,则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但不管是什么情况,父母都不要以为有老人带孩子了,自己就可以不关注孩子了,而是要尽可能多抽一点时间来和孩子相处,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否则,错过了培养亲子感情的最佳时期,将来教育孩子就会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
另外,父母与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当多沟通,尽可能地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有些爷爷奶奶也会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他们更多注重教孩子认字、数数;而父母则更重视培养孩子们在生活中爱劳动、谦让、照顾别人、坚韧等优良个性品质。这时候,父母与爷爷奶奶就应当共同努力,让孩子尽量适应两种教育方式。
4、部分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趁暑期把孩子接到身边,就会尽可能地无原则地宠孩子。这种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的危害性很大:暑假之后,孩子可能会难以适应离开父母的生活。也就是说,这种宠爱的危害性比一般的宠爱要严重得多。总之,接孩子到自己的身边过暑假,给孩子一定的感情补偿,确实是一件好事情,但如果补偿过头,甚至无原则地过于宠爱,则会从好事变坏事。(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