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亲子沟通 > 文章正文

家庭要避免伪沟通

时间:2011-01-07 13:4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父母往往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口婆心,孩子也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唠唠叨叨。因此沟通变得困难而且障碍重重。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障碍,

父母往往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口婆心,孩子也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唠唠叨叨。因此沟通变得困难而且障碍重重。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障碍,首要原因是父母对子女缺乏足够的尊重。很多父母认为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己的话都是有理的,因此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大多理直气壮,沟通的结果只是希望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所以,本来应该平等的沟通变成了生硬的命令式。这种不尊重孩子的做法,难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因此沟通出现障碍。如果父母能够把孩子当作独立的生命,从爱子女的角度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这就为有效沟通建立了桥梁。

☆马语者和他的驯马奇迹

有一个名叫MontyRoberts的人,从小生活在马场,他很懂得驯马,被人们誉为马语者。一般情况下,驯马至少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而他创造性地使用了自己的方法,即使再野性的马,到了他手里,也只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因此很多人都特别佩服他,认为他是一个神奇的人,能通马性,还专门从遥远的地方跑到MontyRoberts居住的地方向他学习驯马。

但是,MontyRoberts说他的驯马方法并没有多么离奇,只是注意与马进行交流而已。他说传统的驯马方式太粗暴了,使马的感情受到了伤害,他认为人应该尝试着与马进行沟通,与马成为亲密的伙伴,而不是靠暴打将马驯服。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想法,他在62岁时决定到自然环境中找野马做实验,英国BBC全程跟踪拍摄。只见他骑着自己的马,跟踪了一匹野马一天一夜。在这段时间里,他不去打扰野马,只是静静地跟着。直到那匹野马自己放松警惕,慢下来停下来,愿意让他靠近时,他才走到跟前去。这时,MontyRoberts不时地抚摩它,安慰它,给它适应的过程,终于把马鞍放在了它的背上,驯服了这匹桀骜不逊的野马。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桀骜不驯的野马,也一样可以被驯服。但是,驯服的过程不是粗暴和强制,而是温柔地靠近它,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等待。不是MontyRoberts驯服的马通人性,而是他通马性。教育孩子也是如此。虽然说孩子和野马不能类比,但是教育的道理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父母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要通孩子的性格、品性、习性。这个通就是对孩子要有充分的了解。只有了解孩子才能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才能达到沟通和教育效果。

☆尊重是沟通的前提

说起尊重,有的家长觉得太虚了,似乎并不是沟通的有效方法。但实际上,尊重不仅仅是父母教育子女、与子女有效沟通的理念,它还是实实在在的方法。要尊重孩子,父母要特别注意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多让孩子选择自己的生活。早餐喝牛奶还是豆浆,吃面包还是米粥,都可以听听孩子的建议,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选择,有机会控制自己的生活。但是很多父母经常给孩子的是命令。你必须喝牛奶、你必须穿棉衣进而变成你必须考前五名、你必须考100分、你必须上数学课外班。这些不够尊重的表达方式渐渐让孩子失去了沟通的兴趣和期待,不再向父母敞开心扉。

(2)抓大放小,不在细节上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很多父母与孩子出现沟通障碍是从小事开始的,经常埋怨孩子起床太慢、睡觉时被子盖住了下巴、吃饭时米粒掉到了书上、牛奶倒得太满溢出了杯子、看书时鼻子快贴到了书上父母过多的干涉变成了唠叨,让孩子极其不耐烦,更有被控制的感觉。这也是不尊重孩子的行为。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