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的高三中等生如何复习提分最快?(5)
做题中,常用的9对18种思维,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将题目做对。 1) 定性定量 2) 主观客观 3) 充分必要 4) 正向逆向 5) 归纳演绎 6) 动态静态 7) 特殊一般 8) 因果相关 9) 抽象形象 四、高考第一轮复习指导与
做题中,常用的9对18种思维,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将题目做对。
1) 定性定量
2) 主观客观
3) 充分必要
4) 正向逆向
5) 归纳演绎
6) 动态静态
7) 特殊一般
8) 因果相关
9) 抽象形象
四、高考第一轮复习指导与答疑
高三复习如何提高做题速度与准确率答题技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更多指导请到www.999edu.net的下载中心,免费下载最新高考辅导资料
众所周知,高考中最让人担惊受怕也最受人喜爱的矛盾题型就是选择题,不仅因为整体分值比例高,大部分题难度不是特别高。还在做题时间分配上左右大家,有时候做的特别快,有时候做的特别慢,需要反复验证还不能保证所得结果是正确的。虽然大部分题型直观简单,但还有部分题型往往设下陷阱或考察容易遗忘或缺失的知识点,让考生爱恨交织。很多同学发现,只要思路对了,瞬间能解决选择题,如果思路有那么一点点不坚决,就会出现选项模糊,往往将错误选项越想越对,正确选项越想越不可能,导致明明会做的而做错。因此,题高做题速度与准确率需要从选择题抓起。尤其是新课标背景下,更加依赖答题技巧。
由于大部分选择题都是单选,选择题有个立场,就是必定有个答案,其他选项一定有不妥之处。大家秉承这种观念,就能先节约一部分时间:排除一切和命题有背离的,剩下一个哪怕再不可能,也是结论。当然,这个说的有些哲理化了,简单的说是,哪怕有一点点证明选项错了,唯一剩下的那个,无论你怎么看都不像,也还是它。其实选择题有个特征,只要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就能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往往有很多直观简单的题,但是因为在部分考生眼里,看起来、貌似过于简单了,于是开始怀疑了,得出结论后还不放心,反复再从各种角度再推演一下。如果没有问题还好,若一不小心从角度错了、计算错了、想歪了后,发现这道题完蛋了,答案冒出不止一个了。于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要本着始终相信题目是简单的原则,做过一次就不要验证。除非做的过程中发现明显有问题,才重新思考。 下面以数学选择题为例:
解答高考选择题既要求准确破解,又要快速选择,正如《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的,应多一点想的,少一点算的。我们都会有算错的时候,怎样才不会算错呢?不算就不会算错 因此,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在对照选择支的同时,多方考虑间接解法,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下面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1、特值检验法: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例1 △ABC的三个顶点在椭圆4x2 5y2=6上,其中A、B两点关于原点O对称,设直线AC的斜率k1,直线BC的斜率k2,则k1k2的值为(图自己画一个)
A、 -5/4 B、-4/5 C、4/5 D、(25)/5
解析:因为要求k1k2的值,由题干和选项暗示可知道k1k2的值为定值。题中没有给定A、B、C三点的具体位置,因为是选择题,我们没有必要去求解,通过简单的画图,就可取最容易计算的值,不妨令A、B分别为椭圆的长轴上的两个顶点,C为椭圆的短轴上的一个顶点,这样直接确认交点,可将问题简单化,由此可得,故选B。
2、极端性原则: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面积、体积、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一但采用极端性去分析,那么就能瞬间解决问题。(上面一题其实也是极端性原则的一种体现)
3、剔除法: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