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名师点评高三“省质检”并对下一阶段复习提出建议
名师对下一阶段复习的建议:首先,要注意查缺补漏,可依据《考试说明》的内容逐一排查知识点,增强复习的目的性;第二,要回归基础,用好课本,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做到融会贯通;第三,进行适度
名师对下一阶段复习的建议:
首先,要注意查缺补漏,可依据《考试说明》的内容逐一排查知识点,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第二,要回归基础,用好课本,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做到融会贯通;
第三,进行适度练习,精选试题,限时训练,不断反思,提高解题的能力。
为期两天的高三省质检昨日结束,作为今年我省高考前最重要的一场质量监测考试,其命题思路、分值题型和难度值,都最符合今年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本报第一时间邀请省内各所中学的名师,评析省质检各科试卷,供高三一线教师和广大考生参考。
语文:作文考查辩证思考能力
点评人:厦门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黄亮生
语文试卷,所选材料符合考生认知水平,没有城乡之别。试题五种能力层级比例合理、难易适中。
从题型来看,默写题覆盖诗、词、文、赋,前后填空兼顾。诗歌鉴赏题指向性明确,角度小,便于解答。文学名著的选择题既改变过去套路,又强化名著精华部分考查;既符合对识记、积累的要求,又暗含对思想内容理解的引领。论说类文本,更有语文“味”。语言文字运用的第16题,对一线教师的担忧与呼声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语文卷在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文本内涵与难度方面做到大体一致:在设题上题型一致;考查内容层面,均在人物特点与文章标题上设题,解决了选考部分试题平衡的难点。
作文题目没有审题障碍,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考生看到题目有话可说,试题提供了考生写作的空间,“有益”与“无益”考查了考生的辩证思考能力,要写好不太容易,要套题也不容易,对中学作文教学有指导意义。
当然,这份试卷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考查文学名著的选择题,命题角度略显单一。
数学:稳定中考基础,变化中考能力
点评人:福州三中特级教师,林风
数学试卷,关注对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考查,为下一段的高考复习指明了方向。
有三大特点:首先,重视双基,重视通性通法。从难度设置上看,基础题、中等题、难题基本保持4∶4∶2的比例,考查的是基本数学素养。
其次,突显能力立意,关注数学素养。尤其关注过程、突出探究、强调应用,注意形式多样,解法多种。如设置交汇型(理5、10、12,文7、19)、应用型(理15、17,文16、18)、探究型等题,有较好区分度,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第三,着力体现数学的多元价值。其中文(16)情境设置新颖,解法多样,既可用树状图、分类讨论,也可用斐波那契数列等法求解。理16(文17)对三角函数的考查,没有简单停留在常规解题与“套题”上,而要求对三角函数性质的学习有个整体的归纳和内化,这也是一次有益探索。
从改卷情况看,考生最不足的是基础,最薄弱的是计算,最欠缺的是能力,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如理17的概型误认为是二项分布问题,理16、文17对三角函数只会解题,而对其基本性质却不甚了解。
2.运算能力欠缺。试题有关多字母运算达到一定的难度,计算成为丢分、失分的“重灾区”,如理3、理6、理8、理13、理16、理17、理18、理19、理20、理21等均存在较多的计算失误和丢分。
3.推理能力有待提高。理9、理10、理15、文12、文16是以能力立意的佳题,但得分率偏低。
英语:考点词汇,均要求“掌握”
点评人: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陆学成
英语试卷突出了对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没有出现偏题、怪题,试卷难、中、易比例合理,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涉及考点的均是《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词,汇阅读材料中出现《考试说明》词汇表以外的单词(除人名、地名),均有标汉语注意思,对改进高三习具有复良好的导向作用。(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