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袁贵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

时间:2012-10-09 10:58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70%。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70%。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高校集中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的研究人员和成果,在党的理论创新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中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更加凸显。

  总之,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教育事业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条教育发展道路,是教育优先发展之路,是育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是促进教育公平之路,是提高教育质量之路,既凝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又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规律,既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也必将是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世纪。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全局,提出了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为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将是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的十年。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普及水平。我们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更加重视民族教育,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巩固率达到9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将是我国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的十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健全法制保障,强化政府责任,完善资源配置制度,促进教育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困难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着力缩小教育发展中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同时,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和监管机制,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和完善资助体系为重点,扩大和保障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按照基本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要求,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建立学前教育体系,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同时,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着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弱势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将是我国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的十年。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我们将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和支撑能力。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DNF外挂  DNF连发程序下载  DNF双开工具下载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