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通吃百题 高考考场作文的“作题”对策(15)
他不再补习,真诚地与老师、同学和校园道一声珍重,然后走进自己特有的“大学生活”。不复读,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他想,鲁迅先生曾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何况年少幼稚、知识匮乏的我?学习是一生
他不再补习,真诚地与老师、同学和校园道一声珍重,然后走进自己特有的“大学生活”。不复读,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他想,鲁迅先生曾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何况年少幼稚、知识匮乏的我?学习是一生的内容,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但他不会再疲于应付那八九科的功课,只选择一两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深入钻研。从实用入手,以功利为目的,从基础学起,干中学、学中干,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务必以自强的精神和力量帮助爸爸,使其过于劳累的腰身能挺直一些;一定用自立的骄傲和自豪安慰妈妈,让她少生几根白发、多添几副笑容。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为目标的实现努力奋斗。不随千军万马冲锋过桥,却要自己闯世界、走另路,这路必然充满艰辛,无疑是将自己置身于逆境的位置之上了。然而,他坚信: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只有“破釜沉舟”了,“百二秦关”才能“终属楚”。只要位置合适,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于是经过两年努力,他这滴水,映出了那轮自有的太阳;他这只小鸟,唱响一曲自有的音符;他这块金子,发出了自有的光泽!他成功了,成为方圆百里的名人,在他的带领下,小村成了全县科学种植的示范村。
当人们问起他这一路跑来有何深刻体验时,他自豪地说:“我不是鲤鱼,成不了‘龙’,所以没能跃过龙门,登上大学殿堂,但我是匹马,是头牛,我还可以奔驰在属于自己的原野上。我坚信勇于奔跑的人不会永远落在最后。事实证明,我成功了!”
对策解密——找话题外延,套材料内涵
一个话题,尤其是比喻性话题,往往具有多层外延,比如“奔跑”,它可以是刘翔100米短跑,也可以是人生不停的奋斗过程。材料就可以套用第二种解释。这就叫做“找话题外延,套材料内涵”。
此法的关键步骤是“抓住两者共同的部分,用语言点亮主旨”。话题与材料的共同部分就是“人生的奔跑,奔跑的人生”。何况材料还特意留出一个“奔”字待用呢?见最后一段“他自豪地说‘我不是鲤鱼,成不了‘龙’,所以没能跃过龙门,登上大学殿堂,但我是匹马,是头牛,我还可以奔驰在属于自己的原野上。’”抓住“奔”字,紧咬不放,立刻承接一句“我坚信勇于奔跑的人不会永远落到最后”。这样,主题和文章就咬合上了。
变题思考
请根据以下话题,写一段话使材料的内涵与话题的外延承接上。
例: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答:“选择自己合适的位置”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选择,这是材料与话题共同的本质,何况本文中还暗藏几个“选择”,如段末修改为:当人们问他,如果当初放弃复读,另谋出路的选择并没有取得如此成功,你会不会感到后悔。他自豪地回答说:“我不是鲤鱼,成不了‘龙’,所以没能跃过龙门,登上大学殿堂,但我是匹马,是头牛,我选择奔驰在属于自己的原野上,无论现在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这是我心灵的选择,我也为此努力付出过,奋斗过。结果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