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物理复习 > 物理名人 > 文章正文

陆学善(4)

时间:2009-11-02 11:5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提倡理论与实验并重,科研与生产结合 陆学善始终主张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并重、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结合。早在清华大学期间,陆学善就注重实验,以实验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众所周知,康普顿效应发现以后,各国物理学

  提倡理论与实验并重,科研与生产结合

  陆学善始终主张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并重、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结合。早在清华大学期间,陆学善就注重实验,以实验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众所周知,康普顿效应发现以后,各国物理学家进行了许多理论与实验研究。X射线散射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单个原子的散射强度可以表示为相干散射和非相干散射两部分强度之和。吴有训运用电动力学理论又进一步指出,多原子分子的X射线散射,仅仅是分子中不同原子的相干辐射依照经典波动原理互相干涉,而非相干辐射只是简单地相加。陆学善通过对Cl2、CO2、N2O、H2S、CCl4和CHCl3等多种多原子气体的X射线散射强度的实验研究,得到了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颇为吻合的结论,特别是注意到在某些大角度散射情况下引入非相干项的重要性,从而验证了吴有训理论的正确。此外,陆学善还从实验上研究了醛类物质的喇曼效应,他以苯醛、庚醛和糠醛分别作为芳香族、脂肪族和异种系列的代表,对喇曼效应中的强度关系进行系统研究。

  50年代初,应用物理研究所提出在应用的基础上提高物理学水平,以服务于人民为其基本任务。陆学善还指出,在根据国家需要、全面发展和重点使用力量的同时,不仅要解决一些目前生产上的问题,而且也应该注意干部培养和基本问题的研究,为长远的科学与生产部门的合作打好基础。在后来数十年的学术研究中,陆学善遵循科研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方针,对我国储量丰富的铝、镓以及稀土元素的合金相图和晶体结构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陆学善一贯主张并多次大声疾呼,在发展理论物理学的同时,发展实验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他晚年更是深切希望大力发展晶体物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便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心中国物理学的进步与普及

  陆学善是中国物理学会最早的会员之一,一生始终积极参加和关心学会的各项活动,以学会宗旨谋物理学之进步及其普及为己任。在去英国之前,他与严济慈合译美国物理学会的初年一文,目的在勉励中国物理学工作者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将中国物理学发扬光大、媲美他邦。回国之后,他积极参加学会在上海的活动,特别是物理学名词的审订工作。1948年他撰写了《中国物理学会》一文,深有感触地回顾学会成立时的情形,介绍学会的历史和现状。50年代他一度参与学会的领导工作。他还关心物理学刊物和书籍的编辑和出版。

  陆学善对物理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以及科技人员的培养十分重视。在三四十年代的艰险环境和窘迫生活之中,他作过关于X射线在工业方面应用的讲演。他和在沪的一些科学家满怀爱国激情,共同翻译了12种数理化书籍,以备光复后育人之用。其中陆学善翻译的是普朗克原著《理论物理学导论》的卷一《力学概论》和卷二《柔体力学》。50年代初,他撰写了我国最早介绍半导体知识的文章。为了帮助青年科学工作者的学习和工作,陆学善和夫人王守瓈合译了《物理实验室应用技术》一书。他们在前言中强调,要通过学习来提高物理实验室的基本技术,通过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验技术来创造我们自己的技术,充分反映了陆学善的一贯思想和奋斗目标。文化大革命中,他不顾体弱多病,用了两年多时间查阅并仔细摘录至1970年为止国外公开发表的150多篇有关钇铝石榴石(YAG)单晶材料的论文资料,编写成小册子《激光基质钇铝石榴石的发展》,为研究激光晶体材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科学名词的审定与统一是一项极为重要和严肃的基础性工作。陆学善一贯高度重视物理学名词的审订。早在三四十年代,在研究工作难以正常进行的艰苦条件下,陆学善和杨肇燫、周昌寿等人经常聚会商讨物理学名词的译审,他们进行的许多工作为后来我国物理学名词的审查和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50年代初直至去世,陆学善参加了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学名词审查委员会组织的关于物理学名词的审查和增订等方面的大量工作,对《物理学名词》、《物理学名词补编》以及《英汉物理学词汇》和它后来的增订,都有很大贡献。(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