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物理复习 > 物理名人 > 文章正文

陆学善

时间:2009-11-02 11:5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陆学善  陆学善,物理学家,我国X射线晶体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应用X射线多晶粉末法研究晶体结构和合金相图方面尤有卓越贡

  陆学善

  陆学善,物理学家,我国X射线晶体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应用X射线多晶粉末法研究晶体结构和合金相图方面尤有卓越贡献。始终强调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并重、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结合,十分重视物理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以及科技人员的培养,并在学术著述、名词审订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陆学善,字禹言,1905年9月21日出生在浙江省吴兴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周岁时父亲病逝,生活全赖母亲做工维持。陆学善进学校读书后,由于成绩优异,一直得到校方免收各种费用的照顾。贫困的生活使他自幼便懂得衣食来之不易,深知求学机会之难得,立志为国家富强而勤学苦读。1923年陆学善高中毕业,在校长和老师们的慷慨资助下,他考入杭州之江大学。1924年又考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后改名中央大学)物理学系。当时该校为我国南方最高学府,物理学界的老前辈胡刚复、吴有训等均在此任教。陆学善进校后即获得学校为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而设立的奖学金,直至毕业。在刻苦学习的同时,他还积极参加进步活动。

  1928年陆学善在南京中央大学毕业。其时吴有训已应聘任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他因深得吴有训的赏识而随即赴北平任吴有训的助教。清华大学学术风气浓厚,经常组织学术活动,报告研究成果或对新成就的评介。陆学善到校任教后不久,曾在物理学系的讨论会上报告当时发现不久的电子衍射现象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同一时期,他在叶企孙、萨本栋的指导下,还研究过建筑声学中交混回响时间过长的现象和改良的措施。

  1930年清华大学研究院开始招收物理系研究生,陆学善即成为吴有训唯一的研究生。在研究院期间,他主要进行物质与射线相互作用方面的实验研究。陆学善关于喇曼效应中强度关系的系统研究,以及关于多原子气体的X射线散射研究,连续获得1930和1931年度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乙种科学研究补助金。1933年底,他从研究院毕业,并被选派出国深造。

  陆学善出国之前,即1933年底至1934年夏,应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严济慈之邀,在该所任助理员。在此期间曾研究过乙酰基丙酮的磁光色散,以及压力对射线照相的影响。

  1934年夏,陆学善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在世界闻名的X射线晶体学研究中心、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W.L.布喇格(Bragg)主持的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他毕生致力的晶体学研究。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勤奋的精神,只用两年多时间就出色地完成了对Cr-Al二元合金系的全面深入研究。1936年陆学善获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

  陆学善怀着创立和发展我国晶体物理研究的满腔热忱,于1936年底回国,任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上海)研究员。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北平、上海相继沦陷,镭学研究所未及西迁。抗战时局艰难,陆学善只能利用仅有的设备从事研究。他不顾个人安危,想方设法保存好贵重的科研物资(如57毫克镭、感应高频电炉等)。他不畏敌伪政权的要挟恐吓,坚决拒绝为日伪工作。在研究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情况下,他与在沪的一些科学家满怀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社会责任感,为日后国家的复兴和科学的进步做着许多准备。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情况并未好转。在经费极端匮乏的条件下,陆学善仍尽可能进行一些研究工作。他还多次参加和主持中国科学社、中国物理学会上海分会组织的座谈会。他在这些会议上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科学与工业不能较好地得到发展的主要症结皆在政治,只有民主政权才可能有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他热切盼望在中国有一个科学研究中心,探究科学真理并为全民谋福利。

  陆学善自1947年起兼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1948年10月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关闭,其中一部分改组为在上海的结晶学研究室,仍由陆学善主其事。这时经济恐慌,经费停发,生活和工作极端困难。他想到祖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谢绝了友人要他出国工作的邀请,坚决留在国内。陆学善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抵制北平研究院要镭学研究所将物资启运台湾的命令。他还与侯德榜、张孟闻、吴觉农等几位在沪科学家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科研资料和设备。(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