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 历史百科 > 文章正文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顾炎武至死不食清禄(3)

时间:2009-11-02 11: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当时的顾炎武以精湛的学术造诣名著朝野,但清政府屡次征聘,都被他坚决拒绝。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特开博学鸿词科,征举海内鸿儒,许多江南名士都屈膝应征,顾炎武也被同乡叶方霭等人联合举荐,但他严辞拒绝。

  当时的顾炎武以精湛的学术造诣名著朝野,但清政府屡次征聘,都被他坚决拒绝。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特开博学鸿词科,征举海内鸿儒,许多江南名士都屈膝应征,顾炎武也被同乡叶方霭等人联合举荐,但他严辞拒绝。第二年叶方霭又以《明史》馆总裁的身份向他发出修书聘请,他誓死不从,并在回信中郑重声明: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顾炎武不与清朝的名公巨卿有所交往,即使与自己的亲外甥、时任清政府高官的徐乾学弟兄,也很少走动。有一次,徐乾学坚邀舅舅到家中做客,他无奈去了,但拒绝饮宴,以示不食清禄。后来徐乾学兄弟在江南替他买田置地,多次请他回故乡养老,顾炎武始终没有答应。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七十岁的顾炎武病逝于远离故乡苏州数千里之外的山西高原上。作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景仰。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