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1)
在中学学习中,学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数理化等学科有相关的定理和公式,便于逻辑性的推理和掌握、运用;而历史、政治等学科没有定理
在中学学习中,学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数理化等学科有相关的定理和公式,便于逻辑性的推理和掌握、运用;而历史、政治等学科没有定理和公式,只能死记硬背。特别是高考对历史能力要求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概念,而且还要把握历史的基本原理,并以此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对历史原理、规律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历史的分析方法和“公式”,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历史的背景和原因、过程和内容、影响或意义诸方面,对高中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进行概括。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来源:www.examda.com
1、历史背景=(国内 国际)(经济 政治 文化 ……)
(1)经济背景=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结构 经济格局 ……
(2)政治背景=政局 制度 体制 政策 阶级 民族 外交 军事 ……
(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 科技 教育 ……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来源:www.examda.com
1、经济: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 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 军队 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3、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
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来源:www.examda.com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2、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 客观(外因)
(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2)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3、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3)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 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4、矛盾分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
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
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