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知识结构]名师课件“秦朝的统治”(2)

时间:2010-08-26 17: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秦王嬴政即位之时,统一的历史条件已基本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实现全国的大一统,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秦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已具备统一全国的主观条件。 战国时期,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很快,民族之间、

  秦王嬴政即位之时,统一的历史条件已基本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实现全国的大一统,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秦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已具备统一全国的主观条件。

  战国时期,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很快,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这为统一提供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经济联系密切,又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着严重的矛盾。诸侯割据,交通受阻,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在农业用水上“以邻为壑”。这种情况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破坏。

  诸侯割据混战,人民渴望统一。当时的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社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消除七雄割据的政治局面,结束混战状态,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秦国在战国中期进行的商鞅变法是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远远强于关东六国。秦国的疆土也不断扩大,秦王嬴政即位时,秦国统治的地区远远超过了关东六国所控疆土的总和。秦国已经具备压倒性优势。

  2.秦朝的统一

  嬴政掌权后,致力于统一的准备工作。他广泛搜罗、任用外来的人才,重用李斯等一批有能力、善谋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他与大臣们共同确定了对关东六国各个击破的战略与策略。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军以破竹之势,先后灭掉了韩、魏、楚、燕、赵、齐六国(指明《秦灭六国战争形势图》上的相应地理位置)。“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第三首)从此,由秦朝开始,中国从一个诸侯割据称雄、区域性统一的封建国家转变成为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还派兵南下统一越族地区,统一西南地区。在统一岭南时,秦始皇下令兴修灵渠,以保证南征大军的军粮供应。灵渠(出示图片)连接湘水与离水,是世界上现存古老人工运河之一。秦统一岭南、开凿灵渠,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加速了当地的民族融合。

  秦始皇还派大将蒙恬击退匈奴,取得河套地区。为了抵御匈奴南下侵扰,巩固北部边防,秦筑万里长城(出示图片)。秦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工程浩大。秦朝北防匈奴,

  修筑长城,对保卫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先进的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以后历代多次修筑长城,今天我们游览的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长城,都是明朝修筑的。

  3.秦朝的疆域

  经过统一战争,秦朝形成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秦朝的疆域(出示《秦朝疆域图》):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在这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各族人民2000多万人。

  4.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秦朝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割据混战不利于经济

  、文化的发展,使人民陷入深重灾难;而秦的统一,局面一改,“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秦朝的统一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明前列,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不断巩固与发展,这与“秦王扫六合”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秦朝的统一,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的战争取得胜利,秦王嬴政以咸阳为都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