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究:如何结合教材研究考纲(3)
时间:2009-11-02 11: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2、第Ⅰ卷换掉了原第9题,中和滴的操作;代之以现第7题,中和滴定原理,但不涉及实验操作。另外,有新意的题目如第8题,关于氢键的知识;第10题,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表述;第11题,关于纳米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固
2、第Ⅰ卷换掉了原第9题,中和滴的操作;代之以现第7题,中和滴定原理,但不涉及实验操作。另外,有新意的题目如第8题,关于氢键的知识;第10题,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表述;第11题,关于纳米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固氦、光导纤维等知识。
3、第Ⅱ卷题目全部更新,4道题代表了化学题的主流类型:无机推断题、有机推断题、实验题、计算简答题。
五考试大纲给我们的启示
1、认真研究现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避免小道消息的干扰。考试大纲中保留了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提升了电解原理的要求层次,足以说明小道消息不可靠。
2、题型示例删去了繁难偏旧的题目,暗示我们在教学中应控制练习的难度,突出主干知识,关注高考改革的进程。
3、题型示例和参考试卷中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好题增多,引领我们关注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4、题型示例非选择题的第50题-54题带有学科间综合的特点,提醒我们不要完全丢开跨学科综合,仍须给予适当关注。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