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志愿填报 > 填报指导 > 文章正文

高考志愿人生重要选择 填报志愿要多些理性

时间:2010-12-24 13:48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很多人以为,填报高考志愿的主要依据是成绩高低:成绩高,意味着可填报一流大学、热门专业;成绩较低,就只能接受别人挑选后剩下的学校和专业。于是他们像商场里买东西一样一分钱一分货地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

  很多人以为,填报高考志愿的主要依据是成绩高低:成绩高,意味着可填报一流大学、热门专业;成绩较低,就只能接受别人挑选后剩下的学校和专业。于是他们像商场里买东西一样一分钱一分货地计较,似乎每高出一分就应该有一个更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与之对应。其实,这里有个很大的误区。殊不知把成绩和学校并列等价起来,常常会违背志愿选择的最本质和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今后自我成长道路的规划和设计。

  高考志愿是考生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重要选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个人的规划同国家事业的规划一样,也要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因为今天的选择便是明天发展的基础。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多是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校和专业也各有不同,所以考生对自己未来的设计不可能千人一面。高分考生优先选择,选中的仅仅是适合于他的学校和专业,余下的可能正是最适合你的专业,绝不像商店里被前面的顾客淘汰的残次品。如果不依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从职业规划角度进行自我设计,一味追求所谓“热门专业”,甚至拿自己的劣势去同别人的优势竞争,不仅会在填报志愿这一环上失利,还可能造成人生职业规划起跑线上的先天不足。

  许多家长或考生会问:“上哪个大学,读哪个专业最好?”而这时我们总是想这样回问:“你对所谓的热门专业和自己向往的学校和专业了解吗?你能确定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吗?能描绘自己心中的职业理想吗?”

  按照培养方向的不同,大学通常会被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学术理论型大学,也就是综合性大学;第二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三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如果用一条直线形象地表示,直线的一端是学术理论型大学,另一端就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间是过渡型的应用本科高校。学术理论型大学以学习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主,培养方向倾向于研究型的学术人才,毕业生比较适合在大学或者实验室搞基础研究,但这类工作岗位竞争较为激烈,目前招聘目标主要是相应专业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方向是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尽管所学的是较为专门的应用技能,但其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高,毕业生就业情况好。

  近些年,随着新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多数专业已在逐步产生变化,学科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取向凸显出来,即使是传统特色的专业也在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市场为中心转变,三类高等学校的概念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尤其是最近几年,高校每年都有直接指向社会需求的新增专业或调整专业出现。新增专业呈现出多学科的交叉性,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瞄准新兴行业急需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应当说,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专业都能在“学术-应用技术”这个坐标上找到一个点,能够表明其对于学术理论或是应用技术的偏重。对于每个考生而言,依据个人特性的不同,也可以在“研究型-应用型”的人才坐标上找到自己的点。志愿填报应该使两个坐标对应起来。

  个人志向、兴趣、能力、性格等是考生选择专业的依据。选择符合自己特长的专业,可以扬长避短,这是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曾经有一个北京考生,为了上一个好学校,压抑自己的职业理想,读了计算机专业,但上大学后,对自己喜爱的建筑设计专业越来越难以释怀,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大学读到第三个月时毅然提交了退学申请。第二年再次参加高考,他报考了一所外地学校的建筑专业,直到如愿以偿,才强烈感觉到“自我的回归”。可见志愿填报应当以所学专业能否适合自己的特性,是否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主要标准。

  即便是高分考生,填报志愿也不能仅凭分数,不能只顾专业“趋热”草率选择。志愿选择只是避免“高分低就”,避免“上线落榜”,这些仅仅是一种肤浅的考虑。而“非名牌大学不上”,就更乏理性。上名牌大学是许多考生的理想,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名校情结”过多受到虚荣心驱使,弄不好很可能耽误了自己。比如有人喜欢园林,却不甘心上农林院校;有人很想考体育院校,却怕被人说没文化;有人很喜欢动手,喜欢操作工具和机器,填报技术性强的专业又怕“糟蹋”了自己的分数。其实,全国不少有特色的专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没有设在名望很高的综合性大学里。有的普通院校的某个专业排名可能比一些名牌大学更靠前。(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