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志愿填报终极攻略》第六章:责任篇(1)
第一节家长在志愿填报中的角色定位在各地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能看到为此而忙碌的高三学生家长。于是,有人说“高考考的是学生,填报志愿从某种程度上说考的就是家长。”可是,家长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到底应该扮
第一节家长在志愿填报中的角色定位
在各地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能看到为此而忙碌的高三学生家长。于是,有人说“高考考的是学生,填报志愿从某种程度上说考的就是家长。”可是,家长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案例分析:家长越俎代庖,孩子退学重新选择高考
就读于江苏重点中学的理科考生小王,平时学习成绩一般,高考后估分也只处在本二线位置,小王打算报个有把握,条件不错又有自己喜欢专业的二本院校,安安稳稳的升入大学。但是小王的爸爸妈妈一直对他的期望很高,始终觉得二本院校再好也比不上一本,认为宁可去个地区偏僻、分数不高、专业冷门的一本也不去二本,结果在小王本人很不愿意的情况下,爸爸妈妈还是执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帮小王填报了志愿。
虽然小王最后被录取了,但是其高考成绩几乎是同学中最低的。小王在入学后也对学校和所学专业全无兴趣,整日逃学泡网吧,父母却全然不知。直到接到学院的退学通知后,父母才感到后悔莫及,在支出数万元学费、生活费,浪费了孩子3年宝贵的青春时光之后,无奈只好允许儿子重回母校复读,准备再次高考。
飞飞导师点评:家长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包办代替是不可取的,越俎代庖更是适得其反。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家长和考生一定要做好沟通,尽量选择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将来能成为栋梁之材。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家长还固执地有些过分。其实,高考志愿终究是孩子的志愿,该由孩子做主。作为家长以自己对志愿的了解,提供一些指导意见是应该,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包办代替,由家长说了算。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家长的角色定位是参谋。
案例分析:家长忙生意孩子带着遗憾开始大学生活
宁宁是河北省某重点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就处于年级前五名,所有的老师都很看好她,周围的同学也始终认为她能顺利的考入一本的重点大学读书。但是,宁宁的爸爸妈妈始终忙于生意,没有时间帮助宁宁了解高校招生的事情,就连志愿填报也都是宁宁一人来决定。
因为与志愿填报相关的事情太多,这些事情又只能靠自己,所以宁宁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了解招生政策、招生信息,以及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情况。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在无形之中减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成绩的下降。
宁宁独子一人承担着高考升学和填报志愿的双重压力,让本来身体就虚弱的宁宁生病了。高考成绩不理想,只与二本线擦边,因为不想复读,所以只好选择避开竞争激励的院校,报考了新疆一个招生较为困难的学校,带着遗憾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飞飞点评: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像宁宁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许多家长只顾得忙工作忙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的志愿问题。将未来完全的放手交给孩子自己去选择,可是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让人悔恨的。
作为参谋,家长应该了解孩子平时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潜力,特别是其考试成绩在班上、学校内处于什么水平,在全省又处于什么位置,能考取哪一层次的高校等问题,一般说来,班主任心中最清楚,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家长在帮孩子填报志愿之前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提出指导意见。了解孩子的志向、兴趣和爱好,以此作为选择志愿的参考。如果孩子的认识不全面,看法不正确影响到他作出恰当的选择时,家长应作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并正确引导。
家长在指导孩子填报志愿之前应全面了解各级招生政策规定,认真分析当年的招生形势。与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起分析考生的竞争实力和所处的层次;了解、分析拟报高校在本省的招生专业、招生人数以及近几年的报考人数、录取分及一志愿录取率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