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志愿填报 > 填报指导 > 文章正文

填报志愿不能完全冲着院士选高校

时间:2010-12-23 15:14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一所高校是否有院士,这几年越来越成为家长及考生考量学校和专业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招生办老师认为,关注院系的师资力量,表示家长在面对高考志愿的时候,开始变得更理智了。  知名时评人“十年砍

  一所高校是否有院士,这几年越来越成为家长及考生考量学校和专业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招生办老师认为,关注院系的师资力量,表示家长在面对高考志愿的时候,开始变得更理智了。

  知名时评人“十年砍柴”也认为,在当下中国大学各类排名标准过于繁多,且权威性欠缺的情况下,必须承认拥有院士、培养院士的数量,是最为刚性的标准。

  而其中的误区也有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哪所大学院士多,和哪所大学产生的院士多,是两个概念,过去志愿填报时大家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而后者恰恰体现出这个学校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的能力。

  “十年砍柴”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他推论,近几届增选的院士中的校友人数,是检阅各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本科阶段的校友数,尤为重要。因为本科教育是一个学者打好基础、培养兴趣、确立目标最重要的阶段。

  关注院士还要看你的专业方向选择。

  《高中生学习》主编张才生认为,院士代表高校或科研院所在某一领域和学科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成就。其中,某一领域是指的自然科学或工程,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自己适合读经济学,那你不用考虑高校的院士数量了,因为社会科学领域不设院士。

  作为知名的高考志愿辅导专家,张才生在接触中发现一些考生、家长在关注高校院士方面存在一些误区。

  比如,盲目看高校院士数,并以此炫耀。但实际上,你本科4年可能都看不到一个院士,不过,张才生又表示,学生不能直接接受院士的教育,但可以听到院士的讲座,“大师云集,学术气氛好的高校,对学生来说肯定是有利的。”

  他就此分析,院士代表的是科研实力,不是高校的教学水平,教学和科研是不等同的。在我国,高校队伍中,有院士的高校比例很小,在有院士的高校中,院士占全校教师的比例也很小,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接受院士教育。

  “高三学生完全冲着院士来选择高校,肯定有问题,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张才生建议,考生首先应该关注,这个高校有没有适合自己的专业,再进行横向比较,看这个高校在这一领域的教学实力如何,还可以参阅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和了解该校的学生就业状况。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