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成功六大方法
报得好的志愿不是三五天突击准备就可以获得的。高校招生办主任的细心点拨,如何提高志愿填报的成功率,希望能为考生和家长带来帮助。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从信息搜集、资料准备到自我认识、综合考量的复杂过程,是考
报得好的志愿不是三五天突击准备就可以获得的。高校招生办主任的细心点拨,如何提高志愿填报的成功率,希望能为考生和家长带来帮助。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从信息搜集、资料准备到自我认识、综合考量的复杂过程,是考生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要选择。
方略一:选择志愿离不开信息搜集
浙江大学招生办主任程艺说,记得前一段时间看到这样一项调查:目前在大学里只有20%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剩余的80%的学生表示出不同程度的不满,或许绝大部分与填报志愿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有关。
高考志愿填报也是一场战役,只有提前作好各方面的信息储备,临战时才能胸有成竹、排兵布阵。程艺说:根据往年的录取工作经验,报得好、报得巧的志愿,实际上间接地给高考成绩加了分。比如说,一位考了600分的考生和一位考了580分的考生,两者相差20分,但是后者上了好大学,而前者只上了一般大学,这其实是在志愿填报上出了问题,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据程艺介绍,每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招生办工作人员会接到许多咨询电话,从考生和家长提出的问题来看,他们对高校的招生信息知之甚少,直到填报志愿时才临时抱佛脚。其实,基本的知识内容和招生信息等,在学校的本科招生网页上都有详细介绍,如果平时注意留心了,就会有所了解。
她说,报得好的志愿不是三五天突击准备就可以获得的。高考志愿填报与提高高考成绩同样重要。现在之所以一些中学以及考生和家长对此重视不够,除了对大学录取与志愿填报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之外,与志愿填报本身的不可重复性有关。
方略二:慎重填报第一志愿
第一志愿是考生挑选高校意愿时最具倾向的表达,是高校录取考生的首要依据。据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主任王鹏介绍,第一志愿有两个层次:一是每一录取批次有一个选择院校的第一志愿,二是每个院校的专业选择中有一个第一志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的高校第一志愿录取率甚至高达100%。知名度高的学校,一般竞争较激烈,报考的学生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妥善选择。对于学习成绩优良的同学来说,要破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在填报时避免过分保守。
固然第一志愿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第二、三志愿就可以轻视和马虎。王鹏介绍说,由于生源充足,各学校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持续升高,但名牌学校和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有限,录取时难免与有些考生失之交臂。这就要求考生重视并填报好二、三志愿,以争取录取机会。应当把眼光放开些,研究和选择填报招生计划多、有可能愿意接收非第一志愿的学校。
第二志愿是考生在每个录取批次中填在第二位的学校志愿,往往也是考生退而求其次的较为满意的学校志愿。当第一志愿不能如愿时,考生一般都寄希望于第二志愿能够实现。说到有许多家长询问并拿不准的二志愿问题时,王鹏解释说,凡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不足招生计划数的学校,都要从填报了第二志愿的考生中补充选择录取新生。这就是说,考生所填报的第二志愿只有当该校按第一志愿录取后尚未完成招生计划时才起作用。因此,考生所填报的第二志愿应该是这个批次中第一志愿填报人数较少、较冷的学校。
方略三:二志愿与调剂不可忽视 兰州大学招生办主任张稳刚介绍,目前重点高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到被录取考生的90%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也占到被录取考生的80%以上。除了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公布招收第二志愿考生的部分热门院校外,建议考生不要把热门院校作为第二志愿,因为这类院校第一志愿的考生生源十分充足,一般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在录取中,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正好处在调档线的考生被录取了,而分数高者反而被退档。究其原因,除了专业志愿缺乏梯度、热门专业志愿过于集中之外,在志愿表上选择不服从调剂导致落榜也是原因之一。对此,张稳刚特别提醒考生,选择服从调剂可以增加录取的机会,降低因第一志愿落空带来的风险,这对考分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考生应该是有利的。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