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志愿填报 > 填报指导 > 文章正文

招办主任:选好高考志愿有哪些基本原则(上)(2)

时间:2009-11-14 15:4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是否报外地院校要从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提醒的是:每年外地院校在京计划招生人数约占总计划的1/5左右,不要白白浪费这1/5录取的可能性。报考外地学校要注意,对于“热”地区――沿海发达地区、“热”院校

  是否报外地院校要从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提醒的是:每年外地院校在京计划招生人数约占总计划的1/5左右,不要白白浪费这1/5录取的可能性。报考外地学校要注意,对于“热”地区――沿海发达地区、“热”院校、“热”专业及招生人数少的学校和专业,应放在一志愿,用“热”地区、“热”专业的外地院校“托底”的办法不可取。

  第三,注意前瞻性问题,选志愿既看“进口”也看“出口”。今天的选择是为达到明天的需求,如准备出国的人,大学的牌子、知名度,特别是在国外的知名度是考虑的重点;准备在国内继续深造的人,哪些学校、学科对继续读硕士、博士有好处,是考虑重点;准备毕业后就工作的人,应重点考虑所学专业、就业前景、人才需求情况等等。选择志愿要多层次、多角度、多视点加以考虑。不同的考生,重点是不一样的,学校的选择是如此,专业的选择也是如此。要把握好重点,面面都照顾很难做到,有所得就有所失,不能求全责备。

  -有考生过高估计自己,

  是“拔高”还是“低就”重在心理承受力

  高考志愿填报,“拔高”还是“低就”,是很多考生和家长的难题。每年都有一些考生把握不好定位,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过高估计自己,认为自己的潜力大,临场发挥好,一味追求“名牌”、“热门”。要知道,雄厚的竞争实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作为考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一定要注重客观现实。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所能达到的目标也不同,量力而行是每个考生坚实前进、不会产生巨大心理落差的基础。

  “拔高”还是“低就”,取决于考生和家长心理承受能力。“拔高”一旦失误,就会名落孙山;“低就”一旦考得很好,可能非常后悔。可以说,风险与理想是成正比的,冒大风险有可能实现高的理想;保守风险小,就只能实现低位理想,但不至于落差大、复读、没学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希望考生都设一个心理承受底线,只要不突破底线就可以。

  总之,选择志愿必须从个人实际出发,万万不可盲目高攀,不然吃亏的是考生自己。比如模拟成绩平均500分,高校甲去年录取分也为500分,但今年高校甲就有可能505分为录取分了,模拟成绩500分的考生如报高校甲,就有风险;“低就”495分的学校较为保险。

  -专业冷热搭配、多样化

  专业选择应该尽量多样化。地区、院校、专业之间存在“冷”与“热”是客观事实,但是“冷”与“热”是不稳定的,是相对的。有的专业报考时不热,分配时却很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冷”着进去,“热”着出来。所以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要“冷”、“热”搭配,尽量做到专业多样化,不能自持竞争实力雄厚,一“热”到底;这样可能会“热”的到不了手,“冷”的也落空。

  -“扎堆”减少录取机遇应考虑个性要求

  要防止出现从众心理,即“扎堆”现象。这是选择志愿的过程中的误区之一。有的学生哪儿热就往哪儿挤,不从个人实际出发,大家报哪儿我就报哪儿,跟着潮流走;有的是几个同窗好友,准备到大学继续同窗,就报到一块儿;有的是一个专业只招二三个人,一个班竟有五六个水平不相上下的学生同时选报,这样都会失去或减少录取的机遇。

  面对“扎堆”现象,中学领导和班主任应该进行疏导,使志愿分散一些,特别是对那些分数高的考生,更应该进行平衡。每个人的性格、气质、对今后发展的志向各不相同,所以在选择志愿时,应考虑和体现个性要求。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