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办主任:选好高考志愿有哪些基本原则(上)
王庆新老师从1980年起就做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现在担任东城区高等教育招生办公室主任。曾获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所
王庆新老师从1980年起就做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现在担任东城区高等教育招生办公室主任。曾获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所在的东城区高等教育招生办公室先后获得北京市、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高考志愿是考生对今后就学的自我设计,既需要考生自我把握和家长帮忙,也需要老师的指导。通过高校招生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每位考生在选择志愿上,应作到知情有备,把握好几个原则。
-正规渠道了解4种情况
第一,对全市今年高考报名、计划及形势要了解。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各级高招办、大学的网站和咨询获得,对于各种媒体上都刊载和传播的有关高考消息,考生家长可以收集,注意不要被非正规渠道传播的信息所干扰。现在各高校的各种咨询活动不可能都参加,要有针对性地参加,尽可能多收集信息。
第二,对所要选报学校的情况要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学校的情况主要通过网上查询,参加咨询活动来获得,具备条件的应当进行实地考察,增加一些感性认识。
第三,对考生个人在整个考生群体中的位置要了解。做到准确定位,对自己的文化课功底心中有数。此时的分数排队是一定要关注的,它是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不仅要看在本班、本校的排名,还要看在本区的排名;如要报北大、清华等,还需看在全市的大致排名。
第四,对有关政策规定要了解。能充分利用和规避一些政策规定,了解北京高校招生工作的政策规定,特别是录取阶段所采取的方式等。
-掌握4种资料
知情有备不茫然
在高考志愿选择上,考生还应该准备一些材料:
第一,今年的《考生必读》。那里面有当年的工作日程、政策规定及解释,还有考生关心的问题解答,对把握今年高考的全过程有很大的帮助,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认真阅读。
第二,今年各大学的招生章程。这些招生章程刊登在《北京招生通讯》专刊上,提供了各大学今年招生录取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是大学在录取过程中要执行的政策和对考生的承诺。
第三,今年高校招生计划专业目录。这些资料刊登在北京考试报高校招生专刊《北京招生通讯》上,这是填报志愿的唯一依据。
第四,前三年高校录取统计资料。这份资料有全国各高校在北京招生录取情况的统计结果,提供了每所院校招生专业的计划招生数、第一志愿报名数、上线人数、录取人数及分数的分布,是选择志愿时的重要参考。要算所选学校三年的录取平均分,而不只以去年录取分为参考标准。
-三个基本原则――
从个人实际出发、选好每批一志愿、统筹兼顾
选择高考志愿有很多原则需要把握,根据多年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最起码应把握好三个原则,即:从个人实际出发的原则、选好每批一志愿的原则、统筹兼顾的原则。
从个人实际出发的原则:即从自己的文化功底、兴趣爱好、志愿取向、今后发展等方面加以考虑,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
第一,正确搞好两个定位。一是给考生客观准确地定位。考生定位,依据平时成绩和一、二模成绩,找出考生在全区考生群体中的位置,比如上、中、下,注意不要看分数而要看名次,这叫基本定位或基本评估。二是给大学定位。依据是市高招办提供的全市三年高考录取统计资料,从中找出某所大学在所在录取批次中的位置。考生要依据上述两个定位和当年的招生计划,来确定志愿选择的重点,制定出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定位和大学定位运用的是模糊逻辑判断,所以不用十分精确,只要找到大概的分数范围和排名即可。
第二,外地院校招生占1/5,外地院校的“热”地区、“热”专业,应放在一志愿。这几年北京考生在志愿选择时,报北京的多,报外地的少。其实,在京招生的外地院校,不少是部委属重点学校,层次高、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利于学生学习。(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