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提前准备以防失误(3)
在高考志愿选择时,要进行综合考虑。比如,有的人认为,经济环境越好,对学生求学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就越积极,事实却不尽然。一家IT行业的世界500强企业在多年的招聘中发现,来自中西部重点高校的学生,其计算机知识
在高考志愿选择时,要进行综合考虑。比如,有的人认为,经济环境越好,对学生求学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就越积极,事实却不尽然。一家IT行业的世界500强企业在多年的招聘中发现,来自中西部重点高校的学生,其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超过沿海发达地区重点高校的学生,分析原因,在于这些中西部高校的学生学习十分努力,由于校外实践机会少,把更多时间放在了打牢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并十分珍惜每个实践机会;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各种机会很多,这些学生把更多时间放到了校外,并在各种实践机会中走马观花,知识和技能就比不上内地学校的学生,当然,由于接触社会比较多,这些学生的交往能力、处事能力则更强一些。
2、学校影响
高考学校选择对未来学业与职业发展的影响,包括办学理念影响、办学条件影响、办学特色影响和服务措施影响。
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必须考虑个人成才目标、职业发展理想,是否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一致。否则,就会导致未来的学业发展难以适应学校的培养要求。分析办学理念影响的指标:学校历史与传统;学校毕业校友;学校发展定位(学校办学类型与所处办学层次:985高校、211工程高校、一般高校等)。
不同类型学校办学特点:
目前我国高校包括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医药类、师范类、财经类、民族类、政法类院校,这些高校类型,一定程度决定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类型。
综合类,大多以文科见长,理科实力较雄厚,工科较弱,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以及对理论研究的兴趣培养。
理工类,大多以工科见长,注重应用理科发展,文科实力较弱,注重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
师范类,强调人才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从主要进行教育学类、文学类人才培养逐步发展到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类等人才培养。
医药类,培养现代医学人才,要求人才有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以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情怀。
农林类,从单纯的农科人才培养,发展到农学与工学、理学、管理学等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培养服务于农村、农业、林业的新型人才。
财经类,以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为主,并发展部分交叉学科,如新闻、文学、工学等。
语言类,以外国语言文学教育为主,并发展部分交叉学科,如新闻、体育、管理等。
政法类,以法学教育为主,培养各类在政法机构工作的人才。
办学条件的影响,是指一所学校是否具备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条件,包括校园是否宁静、校舍是否充足、图书资料是否齐全、实验条件是否先进、教师是否优秀称职。这些因素是报考学校志愿时必须考虑的。如果一所学校不具备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办学条件,那么也就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在学校里得到圆满实现。鉴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往往与其所处的办学层次和地位有关,即是985高校,211高校,还是一般院校。分析办学条件影响的指标:学校办学层次;教师队伍(及其教学成果);学校校园;校舍条件;图书资料;实验室。
服务措施影响,是指每所学校具体的学习生活服务措施,对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影响。学校的服务措施,包括学费情况、住宿费情况、日常生活开支、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这些将影响大学生活规划和家庭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投入。分析大学的投入和产出,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将引起更多家庭的关注。分析服务措施影响的指标:学费;生活费;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
3、专业影响
高考专业选择对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包括专业优势影响、专业兴趣影响、专业设置影响和专业政策影响。
专业优势影响,指的是专业实力、专业就业前景对学业发展的影响。即这所学校有哪些热门专业,自己是否能进入这所学校的热门专业,这对学生的学习定位有很大影响。根据多年来对大学生的调查,一些身处大学热门专业学校里实力最强或者就业形势最好的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心理优势,而身处冷门专业的学生,则会怅然若失。当然,情况也不绝对,因为热门和冷门总是相对的,而心态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分析专业优势影响的指标:专业实力;就业前景。(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