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志愿填报 > 报考技巧 > 文章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常识必看200问之志愿填报(4)

时间:2011-03-10 13:4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22问:如何分析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 答:热门专业也有其热 的规律:一是与市场联系密切的专业会热;二是与国际化进程相一致的专业会热; 三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依存度高的专业会热;四是与信息化程度相关的高新技术

22问:如何分析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

答:热门专业也有其热 的规律:一是与市场联系密切的专业会热;二是与国际化进程相一致的专业会热; 三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依存度高的专业会热;四是与信息化程度相关的高新技术专业会热; 五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的专业会热。这样的热门专业是有其良好的就业前景的。

23问:如何选择热门专业?

答:热门专业大家都想报,但不是人人都能报。自身竞争力很强,足以支撑报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当然好,但竞争力不是很强,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两难中选择:① 力报热门,降低档次或批次。② 不降档次或批次,偏离热门,或选择冷门。(原创作者:张艺执)

24问:如何辨别新专业?

答: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即当年新增的可以招生的本科专业,大家都将其称之为新专业。笔者认为,从高考志愿填报的角度,简单地、笼统地把当年新增的本科专业都称之为新专业,是不科学、不恰当的。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来说,甚至是有害的。笔者认为应当把当年新增的本科专业分为两类:真新专业与假新专业。所谓真新专业,就是目录新增专业;所谓假新专业,就是高校新设专业。(具体详见《高考志愿填报2011》之中级实战篇第二章第五节)

25问:第一志愿为什么是顺利录取的关键?

答:(1)从投档规则来看,第一志愿优先于第二志愿投档。也就是说,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的学校,一般就不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采用院校志愿分数级差录取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的另当别论。)(2)从每年招生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较高。如各地近几年各批次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一般占全部录取总人数的60%以上,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率更高,达到了 80%以上,有许多名校更是达到了100%。这些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学校,完全不需要录取第二志愿考生。(3)从填报第一志愿的效果来看,如果一个高考成绩达到了一本线的考生,将第一志愿填好了,就能录取到一本的院校;如果第一志愿没填好,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就很有可能落选到二本院校。(4)从招生院校的情况来看,98%以上的院校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5)从各地划线情况来看,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批次线上的考生人数应大于招生计划数。这样,肯定会有部分批次线上的考生要自然落选到下一个批次。因此,第一志愿填报是否合理、恰当,往往决定考生能否被顺利录取。当然,既要慎重选择第一志愿,也不能忽视第二志愿的填报。考生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认真对待每一批次的每一个院校志愿。

26问:填报非第一志愿的基本技巧是什么?

答:第一志愿最为重要,但非第一志愿也不可缺少。填报非第一志愿的基本技巧是:(1)要完全掌握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之报考技巧,其中最主要的是选择真级差,而不选择假级差(详见《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之高级制胜篇)。(2)在院校志愿分数级差不适用,以及许多院校没有规定院校志愿分数级差的时候,牢记采用梯度报考非第一志愿的前提条件,即所报院校必须在前3年的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至少是该院校在前1年的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或者是考生能判定其当年的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在此基础上,再做到使志愿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如能准确预测校线(详见《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之超级预测篇),那梯度自然就在其中了。(原创作者:张艺执)

27问:报志愿是服从调剂好还是不服从好?

答:在对待是否服从院校专业调剂时,考生要慎重。如果填写了服从,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有可能被录取到你不满意的专业;如果填写不服从,就意味着学校只考虑你所填报的几个专业,在所报的专业不能满足录取要求时,将会作退档处理。(2011高考志愿填报常识200问答选自张艺执所著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之快速入门篇。)(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