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 准确定位是首位(2)
三是选择学校时要稍保守一点,以把握比较大为宜,不要仅凭自己曾经一两次考出过能搭上某较高层次学校的分数,就冲一冲。冒这样的风险毫无意义。 四是要多留出一些选择空间,不要只认某个学校,更不要只盯住北京、上
三是选择学校时要稍保守一点,以把握比较大为宜,不要仅凭自己曾经一两次考出过能搭上某较高层次学校的分数,就冲一冲。冒这样的风险毫无意义。
四是要多留出一些选择空间,不要只认某个学校,更不要只盯住北京、上海等地的学校。在北京上个较弱专业不如到外地上高一个层次高校或不错的专业。现今交通、通信如此发达,出去4年上个好大学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填报第一志愿学校会很轻松,不会有太大压力,也有利于考场发挥。
高分学生首选学校 其他考生专业为先
郝志强 北京理工大学招办主任
我国填报志愿分为三种:考前填报,估分填报,知分填报。分批次填报志愿,有些包括上述某两种。今年北京和上海是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北京是5月12日17日,上海是5月10日。黑龙江等省市是估分填报,具体填报时间是5月下旬到6月。大部分省市区则根据高考后知道分数填报志愿,时间主要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
填报志愿要掌握好梯度,避免同一层次的志愿相互碰撞。考生要了解历年招生院校录取标准的差异,所填的同批志愿,第一志愿应当是录取标准较高的学校,其他志愿则应该由高到低顺序填报。另外,要注意所选专业也应掌握好梯度。专业选择偏高,没有梯度,会减少录取的机会。
猜分填报的以北京考生为例,要根据平时和一模二模成绩,同时参照各院校近三年录取的情况,以及录取学生在区里面、市里面排位的情况。今年北京考生减少20%,一般高校在北京的计划有所调整,有的增加,有的减少,有的持平,这些考生都应该关注到。
填报志愿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学校与专业的关系,是首选学校还是首选专业,这可能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观点是高分学生首选学校。
二是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关系,热门与冷门的形成归根到底是专业报考形成的,专业的冷热也是相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是就业的前提条件。但是,进了热门专业未必前程似锦,进了冷门专业也未必就是前途暗淡。热与冷是相对而言,要考虑国家大政方针和发展趋势。
如何筛选学校专业?在选择大学时,要知己知彼,除了了解自身外,还要了解所选学校的社会评价是怎样的学校,有哪些课程,人员配备如何,师资如何,进行哪些教育,文化教育如何,等等。之后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将来要做什么,从事什么职业。正确识别大学,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填志愿时要了解所选大学的办学特色。学校属于哪一类,是综合类的,是理工类的,是财经类的,还是外语类的,要辨别好,了解清楚。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以地域为先,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有的以学校层次为先,985、211等院校;有的以专业为先。我建议,高分考生选择学校为先,二本线左右的考生建议选择专业为先。
有些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容易出现误区,其中重要一条是家长对学校的情况不是太了解,从众的心理较重。另外要尊重考生自身的志愿取向。
拉开合理梯度 机会不轻放弃
史小英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招办主任
陕西省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方式进行重大改革,首次将实行公布分数再填志愿、各志愿平行的新政策。今年实施的新政策,有利于人数相对较少的高分学生,但不利于分数段特别集中的学生和临界录取分数线的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就要求适当关注同分数段和同排位的人数,以期做出正确决定。
考生填报专业时每个专业要拉开合理的梯度。如果第一专业未被录取,第二专业一定要报有机会被录取的专业,从而不至于落选,一定要给自己留条退路。
考生尽量选择专业愿意调剂,每一个机会都不要轻易放弃。服从调剂也有两个层次:一是服从对院校的调剂,二是在同一个学校中服从不同专业的调剂。(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