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策略帮你决胜高考志愿填报
眼下,关乎千家万户莘莘学子的命运走向的高考业已结束了今年考场上的鏖战,然而,战斗远未结束,硝烟仍未散去,因为对于家长和考生而言,只有真
眼下,关乎千家万户莘莘学子的命运走向的高考业已结束了今年考场上的鏖战,然而,战斗远未结束,硝烟仍未散去,因为对于家长和考生而言,只有真正闯过志愿填报这一关,才能迎来一个欣慰愉快的结果。
拿到高考成绩之后,志愿填报是每个考生面临的重大选择和考验,对很多考生而言,其压力可能不亚于高考本身。众所周知,“考得好不如填得好”,“填报志愿的技巧大有学问”。一个将分数水平利用到最优程度的志愿往往能帮助许多考生如愿以偿甚至收获惊喜,反之,则也可能带来无尽的遗憾或懊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投入到高考志愿填报的研究当中,帮助考生科学填报志愿、慎重抉择人生,无疑是每一位老师和家长此时最为迫切的愿望。
全面搜集信息,把握招生趋势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从信息搜集、资料准备到自我认识、综合考量的复杂过程,是考生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要选择。高考志愿填报也是一场“战役”,只有提前作好各方面的信息储备,临战时才能胸有成竹、排兵步阵。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充分了解了往年的信息,掌握往年的录取工作经验,志愿填报才能报得好、报得巧,这也等于间接地给高考成绩加了分。从以往历年的高校招生情况来看,经常有考的好的考生上了不好的大学,甚至落榜了,而分数不是很高的学生,由于志愿报得巧,进入了理想的大学。
今年高考结束后的第一时间,邹旻芝带队前往四川北川县,给北川中学的应届高三毕业生提供公益的志愿填报指导,同时也通过网络、面访、电话等形式接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考家长的填报咨询。她总结说,从考生和家长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对高校的招生信息知之甚少,直到填报志愿时才临时“抱佛脚”。这时仅凭“过来人”的建议、本地老师的指点显然是不够的。一般来说,各个高校的本科招生网页上会有学校基本的知识内容和招生信息等,但此时填报志愿往往只有几天的时间,自己收集和分析信息只能浅尝辄止,如果凭借科学、专业的高考信息平台和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大大减少考生家长们的工作量,并显著提高效率,达到比事半功倍更佳的效果。
如今,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亚于高考成绩本身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很多地方,仍有相当多的考生和家长对此重视不够或是求助无门,在迷迷糊糊之间填报了并不妥当的志愿,开始了并不理想的大学生涯,这给很多孩子和家庭带来了莫大的遗憾。
所以说,志愿填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作好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理想人生,开启美好前程,就一定要把握好眼下填报志愿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掌握丰富的高校招生信息资源、了解科学合理的志愿分析填报方法,填报一个高质量的高考志愿,将高考成绩利用到最合理、最优的程度,考生们就可以为自己收获今夏属于自己的最绚丽夺目的果实。
分析往年录取线 把握“高”“低”走势
在高考志愿的填报过程中,每个家长都会琢磨“大小年”的问题。何谓“大小年”呢?如何巧妙利用或回避“大小年”带来的种种优势或弊端呢?国内著名的高考志愿填报专家、“高考升学通”发明者许春强告诉记者,所谓“大年”就是指某学校或专业在某年内特别火,报考人数特别多,分数线也就水涨船高了,这年就是它的“大年”。而“小年”正好相反,由于报考人数少,分数线降低。
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因为如果前一年某校或某专业分数特别高,当年报考的学生会担心不被录取而纷纷改报其他学校或专业,从而导致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降低。而后一年的考生看到这一年分数低,则都集中到这里来,分数线自然又会升高,以此循环往复。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关注“大年”、“小年”的动向,参考几年来这个学校的录取比例的改变趋势,尽量避免去挤太窄的“独木桥”。(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