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谁爱和谁对着干?
可能每对父母都不止一次地说过这句话:这孩子呀,就喜欢和我对着干。然而或许很少有父母扪心自问过,父母与孩子,到底是谁在和谁对着
可能每对父母都不止一次地说过这句话:这孩子呀,就喜欢和我对着干。然而或许很少有父母扪心自问过,父母与孩子,到底是谁在和谁对着干呢?
中国人传统的育儿方法有五个特征:1)期望过高,管教过严,甚至父母自己无法做的事情,但是他们要求子女能做到。2)从不表扬,孩子取得了成就,马上找一个他的缺点补上,以免孩子骄傲.3)喜欢横向比较,说的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4)爱往孩子身上撒气,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5)言而无信,随便许诺,但是答应了的事情不做,是常有的事情.
从上面的特征可以看出,其实,更多的时候,是父母与孩子在对着干!
当孩子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开始,父母就开始了与孩子对着干的历程。一次又一次地将孩子吃得津津有味的手从他嘴里拿出来,不厌其烦地把刚爬出半步的孩子抱到原地,不停地阻止他自己用笨拙的手拿勺子吃饭只因为怕弄脏了地板,毫不迟疑地打断孩子玩得兴高采烈的游戏,苦口婆心地强迫孩子多吃一口饭,多睡一点觉。。。。做这些的时候,父母根本没想到或许,孩子从小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为什么他们总喜欢和我对着干呢?
孩子慢慢地长大,开始自己有了主见,不再是抱在手中,控制在你手中的小婴儿,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奇与探索,父母的手指不再是他们唯一向前看的标识。他们喜欢在去公园的路上走走停停,只因为有无数的东西吸引他们,可是父母会不停地催他,因为公园更好玩,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路上。他们不喜欢拿东西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因为这是他最心爱的东西,可是父母要强迫他分享,因为这是一个小朋友必须具备的品质。他们就喜欢一个人玩,不愿意和人合作,可是父母会强行把他拉到一个小朋友面前,因为他要学会融入这个社会。。。。这时,孩子的心里又开始在说了:他们就是要和我对着干。去公园玩也是玩,在路上也是玩,为什么一定要匆匆赶路呢?大人难道就没有最喜欢的,不愿意与人分享的东西,比如爸爸挚爱的球拍,妈妈钟情的首饰?大人难道就没有更爱独处,不愿意有人打扰的时刻吗?
父母希望孩子就是自己的延续,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很多的期望,过高的期望必定带来过严的要求与管束。发现孩子喜欢游泳,马上给孩子去报个班,一天必须完成多少米的量,可是孩子只是想享受游泳的乐趣,而不是为了一天游多少个来回。听说别的孩子都学钢琴,也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催着赶着去学。而如果还有其余爱好,要么是觉得没前途,要么觉得影响学习,都给停掉,抓紧学习。孩子生活在父母规划的世界里,在父母编制的梦想里,更是在父母自认为正确与必须的教育里,或许,父母永远也不会认为,辛辛苦苦,花钱花时间花力气去培养孩子,还成了与孩子对着干了。
可能每个父母都明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敏感期叛逆期,很多父母也因为这一点而尽量去理解孩子,接受孩子,原谅孩子。但是,为什么在理解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与孩子对着干的情况呢?很多时候是父母期待过于急迫,甚至面子上过不去。就比如分享,学会分享确实是每个孩子需要具备的品质,然而,孩子会有一段他的是我的,你的是我的,一切都是我的的一个时期,让孩子先尽情享用,再告诉他分享的道理,比起强行拿走,立刻分享要有更好的效果。再比如社交,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有的天生就善于交际,有的天生相对慢热,将孩子推的过急,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圣经里有一段经文说:(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