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要冬至,要圣诞节(2)
从这五大传统节日来看,孩子们喜欢春节是自不待言的,好吃的糕饼、好玩的游戏、好看的表演、好用的压岁钱,再加上愉悦轻松的心情,不必你去倡导或创造条件,这个节日肯定不会被淘汰。 新加坡这个现代化城市国家就是
从这五大传统节日来看,孩子们喜欢春节是自不待言的,好吃的糕饼、好玩的游戏、好看的表演、好用的压岁钱,再加上愉悦轻松的心情,不必你去倡导或创造条件,这个节日肯定不会被淘汰。
新加坡这个现代化城市国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英文教育已经全面取代传统华校教育之后,要和孩子谈什么传统节日的意义,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但传统节日活动却是吸引旅客的要素之一,怎么办呢?真亏他们那些不通中华文化的聪明脑袋:端午节叫DragonBoatFestival(龙舟节),中秋节叫MooncakeFestival(月饼节)。这样一来,洋人来新加坡,是为了吃着粽子看龙舟,或是为了观看着灯笼吃月饼,管你端午节或中秋节蕴含的意义、典故,还是文化价值。于是这两个节日被孩子们接纳了,至于冬节,由于没有可让炒作的题材,就渐渐消失了,清明节呢,只要家里有大人,有上坟的活动,孩子们当作一次外出,当然还会继续存在。
新加坡的这种发展现象可以给我们提供一项反思:在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已经失去依附的现代城市家庭,孩子们还过不过节日,意义已经不大了。没有历史感,又脱离了环境现实,孩子们只关注过节日的时候有什么赏心乐事,是没什么可指责的。向他们强硬灌输有关的价值,也因为脱离生活,他们无法体验,这些知识不能引起应有的感觉,只能堆积在记忆的储藏间,一旦其他更有吸引力的资讯进来的时候,原先记忆着的无用资讯自然成为渣滓,被排挤是必然的结果。
看看美国的孩子,由于宗教化家庭生活的关系,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的文化价值融合在生活之中,加上万圣节可以装鬼搞怪,感恩节有火鸡大餐,圣诞节圣诞老人派礼物,这三大节日就能百年不变,成为孩子喜欢的节日。
中国的孩子尽管没有宗教生活的背景,但万圣节的搞怪、感恩节的火鸡大餐、圣诞节的礼物和热闹气氛,却是可以获得欢乐与满足感的,他们喜欢这些节日其实和西方文化无关,也不会去了解这些节日的意义,只是因为好玩、好吃,能够分享到节日的快乐。
我们大人们在感叹孩子不要过冬节,只要过圣诞节的时候,我们得想一想,拿什么去让孩子喜欢呢?
如果我们肯定这些节日的价值,希望孩子们都来重视,我们就有需要进行新的思考:怎样让孩子们分享到节日的乐趣?我们过节的方式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改变?注入一些让孩子们喜欢的元素呢?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