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亲子沟通 > 文章正文

【学生心理热线】高考前应做好孩子心理调节

时间:2010-02-02 15: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案例: 家长王女士来电:我的孩子小彬今年读高三,高一高二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处于中上水

案例:

家长王女士来电:我的孩子小彬今年读高三,高一高二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处于中上水平。高三上学期开始,他很听话,为了高考,他几乎不做任何课外活动,整天学习。但是,最近二模成绩下来了,他却考得不理想,心情很沮丧。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我们夫妻俩怕他紧张,所以经常对他说不用紧张,正常发挥就好了,可是他还是很紧张,而且老说学不下去,这样下去可怎么行?我的心里很着急,请问怎么办?

专家分析:

不要把高考看成最后的决战

汕头电台《我的心理时间》特约主持人、国家心理咨询师陈智雄认为:在小彬心中,目前天大的一件事就是高考。高考的影响被他自己及围围的人无限扩大了,这导致一些学生高考失利时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自杀,因为他们错以为只要高考失利,人生就完了。

专家支招五大心理调节方法

陈智雄认为:除了对高考的理性看待,还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对小彬及“高考家庭”会有帮助。

一、“不要紧张”说得越多,学生越紧张

家长在学生面前说“不要紧张”的次数越多,学生越容易感觉到家长的紧张,因为学生不止有耳朵在听,也有心在感应,他会发现家长一直在关注自己,无形中又给他增加了压力。

二、把模考成绩差看作是发现不足的大好良机

小彬可以转换思维,这次模考刚好提前帮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于这些不足要重点加以解决,到了高考时考到这些我就不怕了。

当学生沉陷于模考失利的负面思维中,只会延误学习良机,而把模考失利看作一次补缺的机遇,反而可以增加学习的兴奋度,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三、目标不要定得过高

仅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个时候注意不要把高考的目标成绩定得过高,目标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基础而定,目标定得过高,容易因没有信心达到而提前烦恼,这样就导致了学习效率下降。

四、冲刺阶段要有业余活动

冲刺阶段,更要“劳逸”结合。整天扎在书堆里,由于大脑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反而会变得晕头晕脑,学习效率下降。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可以让人头脑清醒,而做一些自己爱好的活动,可以让自己放松心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五、适时地肯定自己

当每天的学习计划完成之后,要告诉自己,我的知识又增加了,并肯定自己的努力。这对于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考前心态及考场心态有积极意义。

主持人点评:

要学会一点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考试前会紧张,相信很多过来人都有同感。但紧张于考试有百害而无一利,实际上是自寻烦恼。不少人会说:“我本来不想紧张,但却控制不住紧张。”这个时候,自我心理的调节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正像专家说的,不要把高考看成最后的决战,把模考失利看成是发现不足的良机,这些都是很好的心理调节方法。学一点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碰到什么烦心的事,多换位思考,相信心情会不一样。本期主持人:本报记者许玉璇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