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无视父母的孩子沟通?
时代变了,父母的观念也变了。很多父母对孩子不再是强权和压制,更多地希望成为孩子亲密的朋友。随着父母观念的变化,孩子也有很大的
时代变了,父母的观念也变了。很多父母对孩子不再是强权和压制,更多地希望成为孩子亲密的朋友。随着父母观念的变化,孩子也有很大的变化。都说以前的孩子比较听话,现在的孩子没规矩、自私,我在诊所里也确实能看到很多无视父母、自顾自的孩子,可妈妈却不知道该如何管教孩子,只能顺着孩子的意思照办。有些孩子甚至会揪妈妈的头发,真的很过分。
顺从孩子的真实内心
父母用爱心养育孩子,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是正确的。保持母子亲密的依恋关系是成长期最重要的课题,做不到这一点,孩子就不可能在情绪方面得到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妈妈要无条件地迎合孩子。妈妈担心孩子长大后变坏,担心管教后孩子会讨厌妈妈。同样,孩子也担心失去妈妈的爱。这样的心理状态模糊了父母与子女间本来的界限。父母知道应该爱孩子,却不知道如何正确表现,只能一味地迎合孩子。结果是,孩子并不认为父母爱自己,并不以父母为荣,反而轻视父母,认为父母就是给我想要的东西的人,甚至是没有我就活不了的人,并对此加以利用。更有甚者,妈妈会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只有钱包里有钱的时候孩子才听话。如果孩子轻视父母,做父母的就很难对孩子成长起到引导作用了。孩子会不把父母当做父母,无论怎么教育也把父母的话当做耳边风。虽然应该和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但界限和距离也必不可少。父母和孩子必须达成共识,在家庭中父母有自己的威严,作为监护人担负着教导孩子的责任,并在生活中切实执行。
做受孩子尊敬的父母
总之就是一句话:要努力成为受孩子尊敬的父母,或者说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才是身边最能够帮助他的人,是自己学习效仿的榜样。这可不是父母通过强权树立威信就能够办到的。首先,父母自身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生活很充实,同时,父母要经常站在孩子的立场关心他、爱护他,需要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要展示出自信和果断。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举一个农夫赶猪的例子吧。农夫赶着猪从田边走过的时候,会让猪群走在前面,自己在后面跟着。走了一阵后,猪会在田边的水沟里歇歇脚,而农夫会用树枝朝猪的屁股猛打一下,猪因为主人在后面没有催赶而放宽心的时候突然挨打,会吓得立刻向前走。聪明的农夫就这样把猪赶到了目的地。孩子总是被强迫的话,是体会不到父母的权威的。如果父母平时对孩子非常爱护,而孩子犯错的时候让他看到父母严厉一面的话,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权威。反之,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很严厉,会对孩子成长造成极大的副作用。
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没有爱只有强权的话,他们就会反抗父母,甚至会打自己的父母。孩子这么激烈地反抗大多事出有因。因此,为了正确引导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界限。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