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亲子沟通 > 文章正文

学生逆反心理的思考

时间:2010-08-26 16:5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平时在工作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办公室里,一个学生违纪了,老师在声色俱厉地训斥,学生横眉冷对,一言不发,这时老师急了:你傻啊?不

平时在工作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办公室里,一个学生违纪了,老师在声色俱厉地训斥,学生横眉冷对,一言不发,这时老师急了:你傻啊?不说话滚!一声大吼,这孩子真的滚了,而且是大踏步、仰首挺胸走出办公室的门,临出门,还不忘把门重重地带上,咣!留下脸被气得发白的老师,一个人发呆,发牢骚:现在的学生没法管。

也经常看到,学生和老师一句句地吵架,最后是扬言告老师

如果这样的孩子不是因为不好的习惯已经形成了品格的问题,那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了。

对于逆反心理,说实话,我们见到的太多了,有的家长孩子不听我们的话,就认为是对我们做父母尊严的攻击,打吧,一阵耳光,再问:以后听爸爸妈妈话吗?拳头下面无硬骨,孩子乖乖地回答:听话了,以后听爸爸妈妈的话。

我们不评判这种行为的对错,其实是很明显的,有点知识的父母和有点涵养的老师是不会这么无端地训斥和殴打这些孩子的。

但不管怎样处理,这种逆反的心理现象确实存在的,而且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大大减弱了教育的效果,甚至使孩子形成了不良的心理品质,偏执的人格。

我理解的逆反心理就是故意违背指导者的意愿,做出与要求相反的事情,以激怒指导者。表现有明显的对抗,冷漠。明显的对抗就是行为很激烈地反抗,让你早到校,他故意地迟到,让课堂***静,他故意捣乱。甚至当面和老师、家长抬杠吵架。冷漠,也是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对教导者的话不听,不做,旁若无人,一种蔑视,有时这种态度更激怒人。

一、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生理的原因。人在成长的过程中,3岁说不,这事最初的逆反,当我们的父母听着稚嫩的童音,我不,我不那时我们的心里是惊喜和感动,说明孩子在健康地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主意识更加强烈,进入青春期到了叛逆的第二个高峰。这个时期的孩子成人感增强,做梦都想长大,不想再听父母老师的话,他们喜欢成年人把他们当成大人,所以小时候听起来亲切的唠叨他们现在就嗤之以鼻,不再听,甚至公开对抗,不听父母的唠叨他们以为自己就长大了,于是对老师对家长格外的敏感,父母让组偶的事,总是喜欢打个别冷,不会乖乖地去做。但他们身体的长大,并不能使心理发育成熟同步,这时的孩子心理发展的滞后,心理的承受力并不强,像大人,想做大人,但实在又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处理事务,于是更加地讨厌成年人的好为人师。逆反心理到了最高。

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好奇心特强,不想循规蹈矩,总想标新立异,老师说的,父母说的,他们不想那么轻易的接受,总想探个究竟,逆反心理使得这种创新意识得到了发展。

逆反心理是人生理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适度的逆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是有利的。

2、学校、家庭教育的不当。

(1)、不问青红皂白地训斥,不做调查的批评挖苦,让孩子对老师和家长失望,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孩子犯了错误,别的家长找到了家里,家长感到很没有面子,抓过孩子不问原因,一顿劈头盖脸的猛打。穿上新衣服出去的孩子没多大会跑回家,衣服却破了一个大洞,家长那个气啊,狠批一顿,衣服扒下,不再理他。其实孩子是为了帮助一个受伤的老人把衣服弄破了,孩子很委屈,不再尊敬家长,同时失掉的还有孩子的善良。老师看到自班的学生迟到了,关心的是又扣分了,要扣班主任费了,一阵冷嘲热讽,他不想听学生的解释,于是这个学生第二天故意地迟到,不是要扣班级分数吗?不是要扣班主任费吗?扣完算了,到第一得了。

(2)、乱贴标签,使得孩子越来越逆反。有的家长和老师不懂得心理的知识,盲目地培养奴性,讨厌不听自己话的孩子,就你最不听话,你看你姐姐,你看你弟弟,他们多懂事,不让父母操心你啊,总是和老师作对,老师说往东,你偏往西,纯粹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好孩子的标准都是以孩子是否听话,是否不惹大人生气来评判,于是那些听话地,成绩好的,就经常地得到表扬。那些成绩不好,爱捣乱的孩子就被贴上了不听话的标签,标签贴上,消极的暗示使孩子在无助中挣扎,他们捣乱其实是想引人注意,他们逆反就是想吸引老师的眼球,想让老师关注,但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不规矩的行为,不想从深处理解他们,于是他们就越来越不听话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