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亲子沟通 > 文章正文

学生逆反心理的思考(2)

时间:2010-08-26 16:5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3)、打击、侮辱孩子的人格。每个人都有向上的激情,哪怕他现在是多么的低下。我们的家长看不起自己的孩子,我们的极个别老师漠视学生的存在,说些难听的话,攻击孩子的人格,做些体罚的事,让学生伤心,他们为了

(3)、打击、侮辱孩子的人格。每个人都有向上的激情,哪怕他现在是多么的低下。我们的家长看不起自己的孩子,我们的极个别老师漠视学生的存在,说些难听的话,攻击孩子的人格,做些体罚的事,让学生伤心,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出于自我保护意识,他们会逆反,会对抗,会逃离,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在最初都是没有得到鼓励和欣赏。

(4)、明显的不公平待遇引发的逆反。家长和老师在面对那些听话的成绩好的孩子明显地喜欢,对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总是不经意地挑剔,犯同样的错误,成绩好的孩子可以轻描淡写地说服教育,成绩不好的孩子,或者有前科的孩子总是被罚跑50圈,被罚值日,等等,日子久了,孩子就不再服管理。

3、孩子知识能力的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和家长的关爱。有的逆反是因为孩子本人不理解家长和老师的意图,他们以为是故意刁难他们,所以不遵从老师很成年人的意愿,我行我素。

四、故意捣乱的孩子,唯恐天下不乱。长期地不公正待遇,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孩子已经形成了不良的心理品质,逆反的人格,这些孩子心理不平衡,看不得别人比他们过的好,总以为老师和家长是故意整他们,于是很仔细地寻找家长和老师话语里、行为里那些讽刺挖苦的字眼,哪怕一句没有很平淡的话,他们也能从中寻出点毛病,于是对着老师和家长放肆。

这样的孩子最难教育,可以说就是朽木不可雕的那种。当然我们最不喜欢出现这种孩子。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孩子的出现,做教师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二、逆反心理的对策思考

首先,我们要客观地看逆反,既然是人生理发育过程中地必然,是正常的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就要坦然地接受,宽容地对待。尤其是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时,切忌急躁,口不择言,讽刺挖苦学生。冷静旁观,让他们的火在你的冷静中卸掉,你越厉害,那些孩子只能比你更厉害,孩子和你抬杠,你以为是对你为师的蔑视吗?如果你想维护师者的尊严,就冷静,如果你的声音很大,说话难听,学生只能比你的声音更大,更难听,你的威严更是扫地,你敢骂他一句,他就敢骂你两句,甚至更多。他认为你是老师,是不该骂人的,所以对你的错处很恼火,他会变本加厉,这就是孩子。所以冷静是最好的方法。

其次,增加老师自身的修养,尊重爱护学生的理念,永远种在心里,不说错话,不说脏话。

第三,是处理问题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第四,有时需要冷处理,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很多时候是故意气人,当他看到你被气的脸发红,嘴发紫,他就会感到快意,当你不理会他的逆反,而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他就会收敛了。或者,你***排他周围的好友做一些他很羡慕的活动,这些孩子的兴奋和快乐,会让他难受,他会慢慢地向老师靠拢的。切忌动不动叫家长,他会看不起老师的。

第五,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学会悦纳自己和别人,遇到不公正的事要会调节自己。要让他们有意识地学习逐渐学会和应用全面的、冷静的、客观的、公正的、科学的、多角度的看待和分析问题。我们周围的许多事情都存在多面性、复杂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多和学生沟通,让事情明朗化,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逆反。要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表达之间的意愿,对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要有意识地做相应的了解,理解他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要求,既要学会包容父母的缺点、毛病,还要看到他们苦口婆心、望子成龙的一片痴情,更要承认父辈们历经风雨、见多识广、懂得取他们之长补之间之(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