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心病透析:看过来人如何过招(2)
时间:2010-02-02 14:5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高三同学之所以会为焦虑所扰,绝大部分其实是因为自我认知问题。比如说,有的同学对自我的认识过高,而自身能力又达不到所期望的水平;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中心人物,有一种优越感,但成绩却始终不能名列前茅,这些
高三同学之所以会为焦虑所扰,绝大部分其实是因为自我认知问题。比如说,有的同学对自我的认识过高,而自身能力又达不到所期望的水平;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中心人物,有一种优越感,但成绩却始终不能名列前茅,这些都是焦虑产生的原因。要想摆脱焦虑,关键在于处理好自我认知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高三同学的自我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例如,有的父母对子女有考上重点大学等要求,这会影响到子女,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是否能够考上好大学,而不是首先正确地分析自我。因此,高三同学应该主动且有意识地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一方面,大家可以反思自己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在自我心理发展上找到自己现在应处的位置,也可以通过与同伴群体的比较分析,认清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挖掘自己的特点;另一方面,父母也应该有意识地关注子女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对自我认知的心理发展。 其实,到了高三时期,大家的心理普遍会变得脆弱,容易感到焦虑。这个时候,大家不要过度去关注焦虑,而应该去关注学习或考试本身,因为你越是关注焦虑,就越是不恰当地夸大了它的负面影响,反而让自己陷入了焦虑的漩涡中。 鲁 毅 同济大学学生 “药方”摘要:放弃徒劳的精神抗争,平和地过好平常的每一天,自然也就不会焦虑了 高三时学习紧张,鲜有空余,而我当时不知怎么的,竟把许多时间都用在了思想的挣扎上我为什么要高考?人为什么要活着?问题很多,我却始终无法想出个所以然来。就这样,我陷入了这些问题的泥沼中,每天都感到焦虑不安,考试成绩也直线下滑,我只得向班主任老师求助。 一番长谈后,老师让我过起了小学一般的高三生活,时间是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我每天遵循着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去掉了早自习和晚自习课程。下午放学后,我会在夕阳的余晖下打打篮球,晚上温一小会儿书就早早地上床睡觉,什么都不想,每天都是一觉到天明。 当然,放松也是相对的,只能是心理上的无所顾忌,正常的课程要上,作业也是一定要交的。而且,我的作业也成了老师的重点检查对象。一个月的宁静悠然,让我几乎忘了自己身在高三,忘了几个月后定“生死”的考试。自然而然的,那些无关痛痒或者说有关痛苦的思索荡然无存了,焦虑也无迹可循了。惟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每天得回家吃饭,不能再吃到学校附近美味的小火锅了。 一个月结束后,虽然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备考氛围中,但是我已不再感到焦虑,而且又能天天吃小火锅,心情为之大好,便逐渐回归到正规军中去了。我想,像小学一样过高三,也许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但是放松心态,使自己平和起来是首要的。或许适当改变一下生活方式,找到其中的新鲜感,是放松的好办法。而追根溯源,焦虑的产生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焦虑,其实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进行一些徒劳的精神抗争。所以,放弃抗争,平和地过好平常的每一天,自然也就不会焦虑了。 自卑:【症状描述】对自己产生否定和放弃的念头,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正确衡量自己的位置,致使陷入思想越来越消极,成绩也越来越差的怪圈 学子问医 我曾经是一个在成功的包围中长大的人,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始终沉浸在老师的关怀、亲朋的期待以及同学的羡慕中。然而在中考时,我由于过于骄傲而一败涂地,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从那以后,我整个人的性格似乎都变了,就好像生活在一个孤寂的世界里,失去了原有的“风光”。 中考后,我升入了一所普通高中,我不再追求在学习上有多大成就,只想过得去就行。到了高三,高考仿佛就在眼前,我似乎醒悟了一般,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刚开始,我的成绩还有所起色,但很快又止步不前了。后来,接连几次的考试失利,使我不能再接受失败的痛楚,我变得不堪一击,再也不相信自己了。面对学习,我已经不敢再去奋斗了,我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以前的那些辉煌,都只是运气好而已,失败对我来说才是正常的结果。每一天,我都在煎熬中度过,简单的题我还能勉强应付,但一遇到难题,我就退缩,就觉得自己根本做不出来。面对学习成绩的一降再降,我几乎已经麻木……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