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家长如何对孩子心理状态的进行调整
时间:2010-02-02 14:5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三)如何帮助孩子改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 在备考过程中,尤其是到了高三复习的第三阶段,即下学期的四、五月份, 很多同学都出现了
(三)如何帮助孩子改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
在备考过程中,尤其是到了高三复习的第三阶段,即下学期的四、五月份, 很多同学都出现了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刚复习过的知识又忘记了,思维迟钝甚至呆滞的现象。出现这种学习注意力涣散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学习资料单调 (2)学习方式单调 (3)身心疲劳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单调活动,便会引起疲劳,降低觉醒水平,使注意力涣散。这个时期,孩子所学的知识都已经复习过了,教材也反复的看过几遍了,再看都不觉得新鲜了,学习的资料显得既熟悉又单调,学习方式已经稳定并习惯化了,再加上生理和心理能量被大量的消耗,所以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心理状态。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改变单调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方式来帮助孩子增强注意力,比如用一些彩色笔勾画书本,购买一些音像版的相关复习资料,让孩子看看其他的辅导用书,从更新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重新安排每日的作息时间,调整学习的顺序和科目等,这些变化可以给孩子新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刺激,即使是学习相同的内容,孩子也会觉得有新鲜感,或多或少地能重新调动起孩子的学习注意力。 这个时期孩子的身心也是疲劳的,怎样让孩子身心得到更好的休息呢?得到充分休息的有效方法是:睡觉、体育锻炼、体力劳动。所以家长不妨让孩子去睡觉,或和孩子一起做做体育活动,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帮助家长做点家务劳动。真正充分的休息才能解除身心的疲劳感,迅速恢复体力和精力,这样也可以增强孩子学习时的注意力。 三、高三家长心理状态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考生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孩子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家长能及时有效的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是帮助孩子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前提和保证。 一位正在准备高考的女生告诉我,她的爸爸妈妈现在比她还着急。她说她特别怕回家,一回到家爸爸妈妈就和她说“抓紧时间学习啊!”、“考不上大学看你以后怎么办!”等这样的话。她在家时,父母每天电视也不看了,就陪着自己在桌前复习,自己觉得学习起来很不自在,父母在家里说话不敢大声,走路关门都小心翼翼,家里的空气都快凝固了。她说她们班的同学几乎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回家后自己的一举一动家长都要问为什么,在家里根本不敢谈论和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没有一点自由。 家长要使孩子在备考期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必须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表现,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不顾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而一味让孩子实现对孩子来说是不可达到的目标就是不可取的。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不同、学习基础不同、特长爱好不同、智力潜能发展的方向不同,所以对自己的孩子要合理要求,合理期望,鼓励孩子积极备考,把高考看成是对孩子的一次重要人生挑战,只要孩子对高考尽力而为就可以了,不要把高考作为孩子的唯一出路,做好即使孩子高考结果不理想,也可以结合孩子的特点寻找适合孩子的其他出路的思想准备。家长如能这样想,就能使自己有一颗平常心,家长的心态平和稳定,也会感染并引导孩子情绪平和。 2、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勇于面对困难的榜样 家长在孩子的备考期间,难免因为工作上不顺利、生活突发事件、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家庭琐事或夫妻情感等问题引发烦躁、郁闷、消极、悲观愤怒等不良情绪。家长的这些不良情绪需要得到及时的发泄和排解。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考虑到家中备考的孩子,不要让孩子受到自己不良情绪的影响。家长可以主动和朋友、家人倾诉烦恼,商量解决之法,争取朋友家人的帮助和理解。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无所顾忌的表现出来,因为孩子有可能误解为是自己的哪些方面的错误引起了父母的不高兴,进而自责。即使孩子没有误解,大部分孩子也会在心理上受到影响,为家长担心焦虑,增添心理负担。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