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亲子沟通 > 文章正文

亲子沟通的常见问题和技巧

时间:2009-12-19 11:4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合一心身健康学院创办人、全国心灵咨询师联盟发起人、爱心世纪教育特聘教育专家,擅长与人的潜意识沟通,探究心灵、帮助个案发掘潜

  合一心身健康学院创办人、全国心灵咨询师联盟发起人、爱心世纪教育特聘教育专家,擅长与人的潜意识沟通,探究心灵、帮助个案发掘潜能和处理人际关系。

  中国有一句俗话:一岁看大,三岁看老,七岁定终身。可见,一个人的早期教育对他的一生有多么重要的影响。现代亲子教育已经成为困扰广大父母的一个重要问题父母少有时间陪伴孩子,以及和孩子沟通中出现的问题等,都会影响家庭和谐。那么,有效的亲子沟通究竟有哪些方法?亲子沟通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呢?本期金沙讲坛约请合一心身健康学院创办人、全国心灵咨询师联盟发起人、爱心世纪教育特聘教育专家谢泓瑶,谈谈他的一些看法。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当的父母

  有调查表明:现代中国20%的孩子有抑郁倾向。天津疾控部门曾对193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初中生中甚至有24.26%的人曾有过自杀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一方面,成绩好坏的压力,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和活力。另一方面,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祖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都压在了一个孩子身上,无形中给他们增添了许多压力。而我们许多的父母往往又没能站在孩子的立场去体会他们的感受。

  有家长可能在想: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我哪有不理解孩子的感受,我还不是为了他将来能过得幸福一点。但作为家长你想过没有:孩子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种情况下,孩子内心的感受就是不被支持。这种不被支持,不是简单的物质支持,而是感受不到自己在家庭当中所拥有的正确位置。

  当孩子初生时,当孩子开始与家长沟通时,最初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开始,他根本就不懂如何用语言、用一些所谓的成人方式,来跟家长沟通。而当他渐渐长大,要尝试更好沟通的时候,他一定会去思考,一定会去感觉父母是怎么样沟通的,然后他会用父母的沟通模式再跟父母沟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仅仅是父母的翻版。

  父母单一的成功要求造就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低下。一些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干,把学习学好就可以了,甚至孩子想帮父母洗碗时,父母往往说:算了,你不要洗了,赶快去读书吧,你只要把书读好了,一切都OK了。但当孩子成年以后,父母需要他做家务的时候,突然会发现,水都没有烧开他就会把面条放进水里。这时,父母开始责备孩子,但是这到底是谁的错呢?

  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当的父母。

  亲子沟通的常见问题

  第一,父母都特别喜欢乖的孩子。为什么喜欢乖的孩子?喜欢乖的孩子究竟为了谁?很多都是为了父母自己。要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事情,往往是为了自己的方便。比如,不要孩子在地上爬,是为了害怕多洗衣服。

  第二,训导比赞赏的多。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别的孩子进步快,因此会很着急地不断要求自己的孩子。每一次孩子取得成就的时候,往往不是去赞赏他,而是要求他更努力。比如,人家考的是第一名,自己的孩子现在才第五名,因而要求他一定要争取第一名。孩子就会想:我做了这么多为谁呢?我永远没有最好,作了第一名下次你可能让我争取全年级的第一名,再下次你可能让我争取成都市的第一名。算了,我现在已经这么累了,我还没有任何成就,不做了。所以,对孩子一定要不断地给予更多的赞扬、更多的鼓励,孩子才会有自信心。

  第三,现在社会很多父母提倡公平,尤其跟孩子要公平,但一提到公平,有些父母都不叫孩子为自己的孩子了,也不叫名字了,而是叫弟弟或妹妹。那么,这类父母到底想体现他们跟孩子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绝对的错误。第一造成了孩子的混乱。孩子跟父母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孩子搞不清楚,那父母就不要想得到孩子的尊重。第二,孩子会承担很多无形的压力,因为他会看到父母叫他的叔叔为弟弟,叫他的姑姑为妹妹,他会想那我是不是也必须这样呢?(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