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爱照亮孩子自强的天空(2)
郝秀华的这种感悟在帮助一名叫刘天生的学生时感受得最深刻。 刘天生是一个问题少年,成绩差、旷课逃学、打架斗殴,老师如何努力与他沟通他都不配合。千访万进活动开展以后,郝老师来到了刘天生住的村子。在村头打听
郝秀华的这种感悟在帮助一名叫刘天生的学生时感受得最深刻。
刘天生是一个问题少年,成绩差、旷课逃学、打架斗殴,老师如何努力与他沟通他都不配合。千访万进活动开展以后,郝老师来到了刘天生住的村子。在村头打听时,村民问:是不是收兔子的?刘天生养了好多兔子。听到村民的话,郝丽华又走出了村子,到田野里拔了一捆青草来到了刘家。
刚进刘家的门,郝秀华就看到刘天生正在小心翼翼地侍弄兔子,直到老师放下草捆、蹲到身边他才发现。一脸惊恐的刘天生噌地站了起来,把正在吃草的小兔子吓得四处乱窜。别怕!别怕!郝老师连连摆手,一边笑着示意刘天生继续喂兔子,一边把自己拔来的草往兔笼里放。等了许久,刘天生唯一的家长70岁的奶奶回来了,老人一听说老师来了,惊问孩子又犯了啥错。当得知老师是来家访时,才老泪纵横地告诉郝老师,儿子和儿媳性情不合,一前一后地出走了,多年来自己艰苦地拉扯着刘天生。那一天,郝秀华没有和刘天生谈学习,也没有谈纪律,而是与刘奶奶拉家长,帮刘天生喂兔子。此后,每一次到刘天生家里进行家访,郝老师都会带上一捆兔草。每次和刘天生谈心,都不是在办公室里,而是在校园里、马路边,学生站着,老师蹲着。学校邀请刘奶奶到校听课、提建议时,刘奶奶每次的反馈意见都是:孩子比以前懂事了,知道心疼奶奶了,成绩进步了,笑容也多了。
真心地传递对学生的爱,要注意交流方式;探索出好的交流方式,也需要真心地爱学生。郝秀华和她的同事们这样总结。
尊重的魔力:校长收到3000封学生来信
把学生当作与教师平等的主体看待,与他们对话,给他们以尊重,是激发他们自我发展动力的最有效方式。陶营乡的教育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来到陶营乡初中,校长周静从他的办公室拎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大纸袋,里面塞着3000多封学生来信。
一位署名佚名的学生在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校长,我对本校的管理制度有些建议,请恕晚生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家,管理者对有钱有势的人和跟自己合得来的人执法不严,对没钱没势的人加大管理力度,甚至实行苛政。这样的管理导致民反,造成动乱甚至国亡。一个校园的管理也是这样。
接下来,这位学生列举了几条在他看来学校里的不公平或不合理的制度,最后写道:请问校长,在这样不公平的环境里,我们的心能平静得下来吗?我们能考出好成绩吗?
这位不曾谋面的初中生的信件让记者震撼:一个初中生敢于并肯于向校长写信直陈观点,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有一个公正、平等、透明的环境。
陶营乡中心校校长徐扬告诉记者,在初中校长接到大量学生来信的同时,他这个领导校长的人也接到许多学生来信,其中不乏提意见的来信。如何看待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过激的语言?记者问。徐扬不假思索地说:学生能敞开心扉地和老师、校长交流,是出于他们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对于学生的来信,我们要求校长必须予以回复。小问题、具有共性的问题,可以用公开信形式回答,或者在学生大会上予以说明。大问题、涉及思想认识或者个人隐私的问题,必须书面回复或者当面约谈。只有领导和老师的诚意与尊重,才能换得学生的满意。
陶营乡初中校长周静认为,更多的学生来信是反映生活中的琐事。但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将琐事当作小事。因为,如果所谓的小事处理不及时,会耽误学生学习,甚至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让孩子写信,是千访万进活动的一部分。通过信件的互动,我们能更好地与学生交流,能让他们感到受到尊重,能让他们自强自信。周静说。
理解的力量:搭建亲子沟通的温馨桥梁
陶营乡的一些老师告诉记者,给学生再多的关爱,教师还是无法替代他们的父母,只有让学生与父母更加融合,搭建起亲子沟通的桥梁,才能让留守儿童获得自我发展的动力。(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