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家有考生 > 文章正文

高考临近 家长应该做些啥:营造宽松气氛

时间:2010-12-29 17: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随着考期临近,不少学生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其实过度紧张不仅会打乱复习迎考的节奏,也极易陷入“紧张—学习效率下降—紧张”的恶性循

随着考期临近,不少学生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其实过度紧张不仅会打乱复习迎考的节奏,也极易陷入“紧张—学习效率下降—紧张”的恶性循环。因此,仔细地梳理一下身边的紧张诱因,尽量消除,将让考生们在步入考场前,先打一个精神状态胜仗。

  引起紧张情绪直接因素

  ◆父母一贯要求过严、过高。考生担心自己考不好会遭受不好的后果。

  ◆自我效能低,缺乏自信心,遇到难题就会紧张。有些学生以前知识掌握不牢固,到了毕业班再赶,更容易出现紧张。

  ◆考试前没有充分做好准备。

  ◆考前过度劳累,导致考试当天头昏脑胀,引起紧张。

  ◆好胜心过强,对自己要求过高,过分渴望成功,害怕别人超过自己。这类考生一旦在考试中遇到难题,很容易出现一些负面的想法,如“我不行了、考砸了”等想法,容易在考场慌了手脚。

  ◆考生有焦虑素质,应对考试的压力反应脆弱,也容易在考试来临时产生过度紧张情绪。

  引起紧张情绪的间接因素

  ◆考试难易程度。考试内容越难,对考生完成考试的要求越高。有的考生平时在家做功课速度慢,到了考场就有紧迫感,容易慌神。

  ◆考试重要性与意义。有的考生就是在高考时才出现紧张,这类考生往往过分夸大这场考试对自己今后生活学习的重要性,产生一连串诸如“如果这次考不好,以后就找不到工作”等不好联想,结果反而无法集中考前注意力。

  ◆应试与考试气氛。有些考生整个家庭都弥散着紧张气氛,父母与孩子在这种闭塞的空间彼此影响,紧张情绪被不断放大。有些老师会不断督促考生考试的重要性,无形中加剧考生的紧张情绪。

  父母应该做些啥

  营造宽松的应试气氛与环境,淡化考试紧张的气氛;适当关心与支持孩子,能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与身体,但不要做得过分,这样反而会导致孩子的紧张不适;正确评价考试的意义与孩子的紧张情绪,告诉孩子考试并不能完全决定今后是否成功。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