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考场很多正确认识高考
每年高考发榜,照例会诞生一批状元。高考乃是一项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知识竞赛活动,今年更是高达千万之数。有比赛自然就有名次,
每年高考发榜,照例会诞生一批状元。高考乃是一项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知识竞赛活动,今年更是高达千万之数。有比赛自然就有名次,能够从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的考生,终归有不凡的过人之处。
目前媒体对状元的报道,大致在分寸之内。
考生以及考生家长,对于状元的态度,基本上是理智的。当然,人皆有虚荣心,状元情结也不是说免就能够免掉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一个孩子考中状元,家长、老师以及学校都与有荣焉。事实上,确实有一部分人利用状元之名推销学校、教师、乃至状元本人的读书经,这个市场恐怕也不能说小。
中国人的状元情结,由来已久。自从有科举制度,学优则仕,状元就是一种无益而有趣的虚荣。不过,考察历史,不难发现,状元除了某次考试成绩优异之外,真正做出杰出成就的很少。我们记得住的那些琅琅上口的人名,他们谁是状元郎呢?
如果我们统计高考制度改革以来的情况,也不难发现,历次考试的佼佼者,进入社会之后,他们未必是干得最风生水起的。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原因之一是,知识考试说到底侧重的更多是记忆的能力而不是创造的能力。擅长记忆的人未必擅长创造,擅长创造的人未必擅长记忆。长于记忆的人日后对人类的贡献不及长于创造的人,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其二,在知识竞赛中获得优胜的人,除了天赋过人之外,还必须有大量的时间投入、精力投入等等。一个人把时间、精力都投入到考试上,自然就不再有时间和精力去在别的领域学习发展。所以,应试成绩不错的人常常也意味着他们错失了别的机会。
其三,读书考试只是人生中一小部分活动。要日后在社会上成事,往往需要更多别的能力,比如跟人交往的能力,组织的能力,策划的能力,冒险的能力,捕捉机会的能力等等。读书考试好的人往往循规蹈矩,往往比较乖,而太乖了的人要成大事也是相当不容易。
其四,智商高的人性情容易忧郁。性情忧郁的人往往欠缺闯劲。
日本人过去发明过一项测试系统,鉴别一个人有没有可能成为老板或者企业家。其中,考试成绩好是要减很多分的,而读书不灵的人倒是要加分。这应该不是在鼓吹读书无用论,只不过说明一个人的长处常常就是短处这么一种辩证法。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考试不行,但做生意或者当官很厉害。
人生的考场很多,知识考场只是其中之一,只不过这个考场来得较早,别的考场要姗姗来迟。所以,考试好的人不要得意忘形,考得不好的人也不要悲观失望。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不是状元的人日后可能招聘状元,上不了博士的人可以管理一群博士。当然,这也是提醒会考试的孩子,人生的路很长,要争取做最后的杰出者。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