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与思维方法》讲座 第十二讲 努力提高阅读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就个人知识的获得来说,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
知识来源于实践,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就个人知识的获得来说,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
另一方面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这是中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或大部分来源,正如恩格斯所说:
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体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他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
在继承知识的各条途径中,可以说阅读是一条主要途径。因为按目前的科技水平,人类的知识主要是以书籍的形式贮存着.这样,书籍自然就成为个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阅读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速度进行,阅读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变速学习活动。理解的可以读僻帙一点,不理解的可以读得慢一点,甚至可以反复阅读,直到读懂为止。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的效果比上课要好,因为它针对性强,符合个人的特点。为什么上完课以后,总要再看看书,好好消化一下呢?就是要用阅读的优点来弥补上课时的欠缺。
实际上,在校学习时,仅仅依靠上课是无法理解全部知识的c可以说,学生时代的学习一天也离不开阅读,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用书,离开书,离开阅读,学习就会十分困难。要知道,老师上完课就走了,而书籍却始终伴随着我们。
至于课外知识的获得,就更离不开阅读了。优秀生为什么知识那么丰富,头脑那么聪明呢?这往往与他们长期坚持大量阅西书籍,不断地从知识宝库中汲取营养有关。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要珍惜这无忧无虑、精力充沛的宝贵时光。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多读点书,多继承点人类宝贵的知识财富,为一生的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而在阅读活动中增长起来的阅读能力,将为一生中不断地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阅读能力这么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努力增强这种能力呢?
阅读需要哪些条件呢?
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
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那么阅读就变成看天书了。
中学生如能掌握5000个字,阅读一般文章就问题不大了。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有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表达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是用阋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的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也要求掌握语法。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阅读的重重困难,往往是由于不认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带来的。因此认真学好语文,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家用他们的亲身体会,明确地指出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有一位数学家说:
很难想象一个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人,能把逻辑严谨的数学内涵表达出来。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就具有较深厚的语文功底,人们甚至赞誉他为数学诗人。他曾经说过:
我从小打好的语文基础,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这些,对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
(2)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就会给阅读带来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难重重。有人说,到了21世纪,如果不懂生物学,不懂生态学,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现在报上经常出现的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遗传工程基因等专用名词,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为缺乏高中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可见,要想在现代化社会里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尽快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行。
(3)要会用工具书(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