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师点评合肥“二模”试卷(3)
文科综合·地理 □点评名师:合肥七中程娣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二模”地理试题无论从素材选取还是内容组织上,都严格按照考纲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掌握情况,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文科综合·地理
□点评名师:合肥七中程娣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二模”地理试题无论从素材选取还是内容组织上,都严格按照考纲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掌握情况,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及影响、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区域能源的开发条件、3S的应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大气的受热过程、人口的发展及对社会的影响、运用等高线判读地形特征等。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试题将内容、方法和原理串联起来,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考核,考查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宏观整体认识和把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注重考查学生读图、析图、用图和绘图的能力,是地理学科考查的主要目标,本次考试试题除了23题、24题外,基本以图文形式呈现。共用7幅图表且形式多样,利于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课程的两个重要特点,“二模”试题也将地理问题落实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具体区域来考查。如33题(1)、(2)等有关地势特点分析、水能开发等,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区域知识与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建议
抓住主干知识点
很多考生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忽视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对重要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和理解,抓住主干知识点,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要重视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和分析:应有意识地强化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地理图表的阅读与分析,善于运用图表中的数据和信息来分析和回答问题。此外,考生一定要总结各类地理问题,学会运用原理规律结合实际分析问题,构建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
理科综合·物理
□点评名师:合肥七中范健
实验题源自课本巧加变化
“二模”物理考查知识点较为全面,难度较为适中,注重基础,考查能力。
选择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整体难度不大:主要是力、电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处理方法,如17题就是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的变形,18题则对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进行了考查。选修部分考查了机械振动和光学的两道选择题。
实验题多源自课本,但巧加变化,灵活性较强:第一题在以往考查游标卡尺读数的基础上考查了读数的原理,这可能让不少考生不知所措,但这个读数原理的试题正是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本例题的改编,这提醒考生要注意教材。第二题仍然是电学实验,侧重对实验器材的选择,考查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第三题是经典的“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根据新教材的变化,在第二个小问通过图像考查了轨迹方程,体现了新教材的基本要求。
计算题注重考查基本物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整体难度不是很大:第一题是力学的一个小综合题,涉及了运动学、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很典型,整体难度不是很大。第二题是电场和磁场的复合题,属于基本类型,考查了电场和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偏转。第三题是力的综合题,涉及动量守恒、牛顿力学、运动学等综合应用。作为压轴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物理思维能力,以最基本的物理情景考查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复习建议
强化实验复习
首先,要梳理物理知识,在构建知识系统中补缺补漏,强化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二模”之后还要强化实验复习,不放过书本上任何一个实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如实验原理、步骤和方法、误差分析等),特别注意课本上的细微变化;以书本实验为立足点,在变化中求突破。此外,考生还要加强对基本模型、基本方法的分析和整合,在基础知识上寻变化。(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