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经验 > 文章正文

安徽名师点评合肥“二模”试卷(2)

时间:2011-04-09 13:32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注重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试题以现实中有关实际和理论问题为材料,贯穿着“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基本思路,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全面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阐释事物的能力、论


  
  注重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试题以现实中有关实际和理论问题为材料,贯穿着“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基本思路,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全面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探讨问题等能力。如38题的三问,要求考生从文字表述中快速、全面、准确获取三科有效信息,整合筛选书本知识,用规范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阐述现象,这正是高考的命题方向。
  
  关注本土生活热点,彰显灵活性、时代性。如第4题,依托安徽基层民主时政背景材料,选项的组合既考查学生对基层民主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巧妙地考查对材料的细微变化之处的信息获取能力,兼顾了知识、能力、灵活性。又如37题以安徽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为背景,融入了宣城市文化产业这个具体的情境,既体现社会热点,又具有本土特色,把知识融合在背景材料中,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考查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理解、判断、提炼、升华,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和灵活性,符合高考要求。
  
  □复习建议
  
  首先回归教材
  
  首先,要回归教材,紧扣考纲,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主干体系。其次,要关注生活,关注热点,努力提升综合能力。第三,要掌握解题路径和规律,强化训练,提高规范答题技巧。
  
  文科综合·历史
  
  □点评名师:合肥七中汪传荣
  
  把握现实社会的“长效热点”
  
  “二模”历史试题渗透新课改理念,鼓励考生创新:突出主干知识,关注社会热点,侧重能力考查,符合高考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体现了“二模”的导向性和诊断功能,有利于在下一阶段复习时进一步巩固基础和提升能力。
  
  试题中必修、选修内容糅合,考查范围广泛:第12~22题为选择题,其中第19、20、22题为选修部分内容;第35、36题为非选择题。考查了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特别关注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把握,同时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35、36题涉及“人口的社会化”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长效热点。试卷形式多样:如35题的第4小题和36题的第5小题,就有革命歌曲、时政热点、统计图表、图片以及新的时政材料等。
  
  以重大现实社会问题为素材,考查从材料情境中攫取信息的能力、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历史的比较思维能力:如第12题人文主义、第13题传统文化、第14题抗日战争、第15、16题阿富汗和朝鲜半岛问题、17题世界经济危机、第18题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第19题宗教问题(新增内容)、第20题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第21题当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等,第35题以当前人口的城市化问题为切入点,考查从古到今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及人口发展与社会化问题,第36题为文明发展史,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突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尤其第4问,更突出儒家思想的世界地位。
  
  □复习建议
  
  关注社会热点
  
  考生至少要熟悉近3年的高考试题,洞悉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增强复习针对性。关注新增考点:立足于考纲,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每个单元每个章节出发,将考点知识要点化、线索化,该记的一定要记,不要心存侥幸。
  
  另外,要针对今年选择题考查呈现方式的变化,对知识考点的复习要做到适当拓展、理解透彻、细致把握。适当拓展是指要做到让考生了解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理解透彻是指要全面把握知识的各个要素,加强对背景、原因的理解认识,对内容、措施产生作用的理解,对现象、本质的深刻认识。细致把握是指要关注教材小字、图片、表格等对考点知识进行补充、阐释的内容。
  
  在历史科目的复习中,一定要关注社会热点,历史、现实结合,能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