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经验 > 文章正文

英语 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思维能力

时间:2011-03-17 13:42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省英语特级教师浙师大附中(金华二中)陈永芳从近几年高考英语试卷看,大部分试题都是针对考生必备的英语能力设计的。既重视对考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也注重对考生综合文化素质的考查。高考复习,首先要了解新课程

省英语特级教师浙师大附中(金华二中)陈永芳
  
  从近几年高考英语试卷看,大部分试题都是针对考生必备的英语能力设计的。既重视对考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也注重对考生综合文化素质的考查。
  
  高考复习,首先要了解新课程考试大纲的变化。2011年大纲要求“词汇量为2700个左右”,比2010年多了100个单词。其他和去年考试大纲所描述的基本一样,但在阅读的篇数上注明了阅读材料为4~5篇,并且在样卷的D篇中出现文学名著片段,且篇幅较长。这给我们的信号是词汇是基础,阅读是关键。在复习中应如何应对呢?
  
  一、梳理知识
  
  构建知识网络
  
  英语复习离不开词汇和语法,考生可以参考考试说明中对词汇和语法的要求,了解自己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对高频词和课文中的黑体词及短语达到四会要求。从2009年和2010年单项试题的词汇看,与课文的相关度较以往更紧密,如2009年出现了access、approach、indi-cate、decrease、adapt、appeal、at-tach、apply、reliable、flexible等词(其中adaptto出现在模块七第一单元中);2010年出现了sub-mit、confirm、accurate、ridicu-lous、urgent、shallow、frequent-ly、solution、target、measure、function、solution、accurate等(target:模块七第三单元出现,P23revisingusefulstructuresex.3“first,notonlytargetfisharecaughtinthenet,butmanyotherseaanimalsarefoundhangingthere。”)按新课程要求,学完第六、七、八模块后,学生的词汇量应达到3500个左右,预计在2011年高考中,课标词汇表中的词汇和教材中的词汇,如模块六、七、八中的词汇会出现。因此,基于教材的词汇复习和语境下的灵活运用是复习的重点,也是教学的导向,应该以考纲为纲,抓住词汇。
  
  高考中的语法考查一般沿袭以往风格,考查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符合语言的学习规律,学生若掌握语法框架,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够识别语言现象,即可过关。
  
  复习建议:
  
  1.检测词汇表,确认认识每个单词,重点关注高频词和教材中的黑体词汇,不仅要会使用,还可作一定的拓展,如查阅词典,写一些地道的句子,在语境中强化词汇。
  
  2.对照考试说明中的24个语法项目,检查知识的难点、疑点和盲点,可以做一些诊断性练习,查漏补缺。
  
  3.对错题进行整理归类,避免同类错误再现。
  
  二、加强阅读
  
  培养思维能力
  
  阅读篇章在高考试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篇中完形填空的命题思路,有三个特点:突出语篇理解力,注重语境语言的运用;同义词、近义词辨析,侧重测试实词;篇章多为夹叙夹议文体,叙事论理。阅读理解要求考生能够读懂书、报、杂志、网络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短文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生词量不超过3%),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查六种能力,即: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以及所给的样卷推测,今年高考语篇的难度和深度会有一些的变化。难度体现在篇章的词数和新增词汇上,深度表现在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承载的文化上。因此,复习中,语篇的选择和理解是重中之重。
  
  复习建议:
  
  1.每天坚持限时阅读,直到高考结束。
  
  2.注意阅读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克服模糊阅读,确认理解每句话。对于篇章中的长句要有驾驭能力,能正确理解。并注重好词好句的积累,以及重视熟词生义,灵活理解词汇。
  
  3.扩大阅读面,尽可能多地涉及各类体裁和题材,尤其关注原汁原味的文章,以增加背景知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