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经验 > 文章正文

高考生寒假复习必读:两种方式提高成绩

时间:2011-03-10 13:46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要想提高成绩,一是查缺补漏,二是不断做题训练,以找到更多的知识软肋,再进行查缺补漏,从而形成一个备考循环。并且同学们几乎都是这么去实行的。题海战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为大家通用的备考

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要想提高成绩,一是查缺补漏,二是不断做题训练,以找到更多的知识软肋,再进行查缺补漏,从而形成一个备考循环。并且同学们几乎都是这么去实行的。题海战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为大家通用的备考复习习惯,但效率和效果有时往往不尽如人意。寒假将至,玖久高考中心高考专家给同学们按照文理科的特点提出了两个提分方式。

关于知识点的记忆、理解方面我们这就不说了,主要是从解题、答题、应用知识点的角度去给同学们拓展一下思路。

1、采用必要性思维逆向解析理科试题(数学、理综)

高三有很多同学都渐渐认识到,即使熟悉、了解了课本的全部知识点,公式、定理及推论等背的滚瓜烂熟,但是有些题依旧不会做。这说明你欠缺的是做题的思想,也就是说没有思路。因此玖久高考中心给大家提出了一个方式:用必要性思维逆向解析试题。通过这个方式,同学们可以重新认识对题目的看法,解答的角度也更加丰富,同时亦能明白其原理,更主要是的,能够将这种思维应用到考试中去。

大家都知道,解题较难,但是看解析就比较容易,看完解析就能明白其整体的思路。我们要做的是看完题目后,看解析要从答案往上看起。比如一道题有4个步骤,我们先遮住前面部分,只看露出的最后一个步骤,用来逆推第3个步骤是怎么样的,然后渐渐推到第一个步骤。这种思想就是找前提的思想。要想得出这个结论,形成这个结论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我们称之为必要性思维,绝大多数的理科试题,用这种方式去分析,就能快速的找到问题的入手点和关键点,无形中你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新的试题。再说必要性思维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举一道以前说过的数学题,来阐述原理及应用方式:

商场衣服以100元/件买进,卖价越高,销量越少,当销量为0时的卖价为最高价。

已知:1、售价与销量成线性关系

2、旺季的最高价等于淡季最高价的1.5倍

3、旺季140元/件可获得最大利润

求:淡季售价多少可获得最大利润?

(这道题是一道明显的找思路的题。遇到一道陌生的题目,没有思路时,该怎么把它快速的做出来?)

分析:如果是参照以往,大部分学生开始列已知条件,找相关知识点,要不就凑,凑不出来基本上放弃了。无论是数学还是理综的大题难题,如果直接依赖题目中所给的设问,除了较为简单的题,基本上是很难凑出结果的,我们要用找到思维起点的方法去解决,这种方法可以解答任何题型,我们现在看如何用必要性思维来找到思维的起点。

解:大家看这道题,属于条件特多的题型,一般而言,条件特多或特少的题型,尤其适用逆向思维去找这个题的入手点,就是从问题入手。

解题关键1:本题所问:淡季售价多少可获得最大利润?根据必要性思维,要想求得这个结果,前提必须留出获得利润的表达式,利润是收入减成本:

故可设卖价为x,销量为y,则有利润为: xy-100y

解题关键2:继续推导前提,我们知道利润的表达式,那么要知道x与y的关系,根据题目条件,售价与销量成线性:

设:y=kx b(k《0)因为售价高,销量低,故k《0

解题关键3:继续用必要性思维推导前提,要想进一步知道y与x的关系,就必须有特殊值获得k和b,题目中给出了特殊值,即销量为0的时候,卖价最高:

即 y=0时,设x。为最大值即kx。 b=0 故 b=-kx。我们不是要求b,而是为了化简,代入y=kx b得:y=k(x-x。)

解题关键4:现在有了x、y的关系式,别忘了我们的目的是第一个前提,即利润式子xy-100y ,即y(x-100),那么通过代入,有利润式:k(x-x。)(x-100),这个式子的变量就减少为1个x了。现在问题变成一元二次方程求极值。用初中的配方法化为标准的一元二次方程(或用高中不等式方式求解),我们用配方法:由于K《0,可得x-x。= 100-x时(-b/2a中轴,开口向下),有极值。x=50 x。/2 注意,此时的x是最大利润时的值,所以是极值,即题目给的140这个值。(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