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之为何文科高考录取比理科还难(2)
小朱的信得到了李培根校长的高度重视,在他的要求下,全校展开了对课程设置问题的大讨论。虽然不少文科生表示不该学数学,但是在讨论会上,专家学者的观点很统一,认为数学能训练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科学生形
小朱的信得到了李培根校长的高度重视,在他的要求下,全校展开了对课程设置问题的大讨论。虽然不少文科生表示不该学数学,但是在讨论会上,专家学者的观点很统一,认为数学能训练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科学生形成互补,所以肯定要学,但与理科生相比,难度应该有所下降。
昨日,记者就课程设置有无更改等问题联系华中科技大学时,其校办公室、宣传部接电话的工作人员都表示知道这件事,但进展如何,截至发稿时止,仍未得到肯定的答复。
■网友
争论不休,坐等结果
文科生该不该学数学这一话题在网上之所以能引起热议,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很多人都是过来人目前,在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高等数学都是必修课。对于那些学文科且数学不好的人而言,几乎都感受过数学带来的痛苦,也有很多不吐不快之言。
反对在大学课程中设置数学的人,有很多从高中时起就觉得备受摧残,至于那些因数学成绩不好而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的人,更是希望噩梦不重来。然而天不遂人愿,据统计,大学时高等数学成了文科生挂科几率最高的学科。很多人认为,数学学到初中阶段就完全够用了,再学只不过是浪费时间,以至于有网友如此评论:语文好歹能增长你的文学知识,英语能让你与外国人交流,历史能让你长智慧,地理能让你不至于迷路啊可是数学学深了有什么啊?你用函数买菜啊?你去黄鹤楼还要算长江里的船距离你多远啊?你看到一排电话号码要想想它们之间有没有通项公式啊?
反对者虽理直气壮,但支持者则很不客气地指出,学数学无用的人太过于实用主义,并列举出学习数学的诸般好处,比如锻炼逻辑思维等。但这种说法立刻招致猛烈攻击,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徐欣在微博中反问:难道我没有逻辑么?如果一个人到了大学还没有逻辑,那只会学不好高数,不会培养出逻辑。基础教育阶段肯定得学数学,高等教育阶段就该根据专业需求和个人兴趣学习了。但是,立刻又有网友反问:这样跟普通专科职业学校独孤一味、只专注于本学科的学习又有何区别呢?
虽然争论很激烈,网友也纷纷献策,提出按不同学科规定数学课程的难度降低占学生总成绩的比例等建议,但是大家都在期待,这封信能让文科生该不该学数学的争论在华中科技大学收获一个结果。
■专访
教育学者熊丙奇:
该不该学不能一刀切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教育专家熊丙奇,本科学电力工程的熊丙奇与高等数学打了好几年交道,数理化成绩一直都很好,所以在他的感性认识中,学数学并不是什么痛苦的事情。至于文科生该不该学数学这一问题,他的第一反应是,此问题的实质不是学不学数学,而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出了问题。
熊丙奇说,国外的大学,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课程是必修课,而在中国高校中,必修课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基础课程太多。必修课太多,压缩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空间,因此学生不爱学习、但又必须去学的课程时常出现。对数学该不该列入文科生的基础课程的问题,熊丙奇反问什么叫文科?他说文科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历史、艺术都可以算是文科,但是如果日后做文化市场调查,还是会用到统计学;而作为人文学科大类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所以,所谓的必修课,应该和该专业高度相关。
同时,熊丙奇指出,现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种趋势:有些学生不爱学基础课程,认为学此类课程没有用。这种学生是要出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对基础学科的掌握很重要,理转文容易而文转理难,就是因为对基础学科的掌握程度不同。他还说,除了专业技能外,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是他以后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基础,而这些能力,大多是在基础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的。(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