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透露研讨过程:“谁都不敢说取消高考”
2009年6月4日,广渠门中学的高三学生正在备考。依据教改纲要,我国将逐步形成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克服一考定终身。本报资料图片 秦斌 韩萌
2009年6月4日,广渠门中学的高三学生正在备考。依据教改纲要,我国将逐步形成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克服一考定终身。本报资料图片 秦斌 韩萌 摄
2009年6月8日,北京八中门口,家长们翘首等待参加高考的孩子归来。本报资料图片 秦斌 韩萌 摄
■ 揭秘
本报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参加了教改纲要11个重大战略专题当中的素质教育专题,并担任组长。高考制度设计就是他们这个调研专题的内容。顾明远说,虽然有关高考的争论很多,但谁都不敢说取消高考,高层领导也没有就此做过批示。
争议1
考什么?如何考?
他说,在高考问题上经过调研后,专家强调要把综合评价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不能一考定终身,我们主要调研高考有哪些弊端,一考定终身是其中主要弊端,现在高考制度已影响到素质教育。为此他们提出了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调研组还提出,高职高专就不考了,以中学成绩为标准,注册录取,然后职业学校和高职专科学校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测试和面试,单独考一两门,要动手的专业测试一下学生的水平,职业教育高等专科学校不同,工科、农科根据各自需要考试。第二类一般大学可以统一考试,第三类重点学校和研究型大学以自主招生为主,参考统一招生成绩加试。现在学生一张考卷,以后可以多张考卷。
顾明远还回忆说,虽然专家组在综合评价上意见比较一致,但如何实施意见不一致,比如品德如何评价。各省市可以自己制定方案,比如江苏、山东都有自己的方案。
争议2
多次考试利大弊大?
另外专家们对于多次考试也有不同意见。顾明远解释说,纲要中对一年能够多次让学生参加考试的想法最后没定下来,因为组织起来比较困难。我国高中毕业生每年上千万,考试成本太高,大家有不同意见。
但让学生有多次考试机会,是大家意见比较一致的,顾明远举例说,考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以后还有机会深造,可以打通。此前北京、上海、安徽和内蒙古等地曾组织过春季高考,但顾明远认为,这种考试并不是多次考试,还是一次考试定结果,且参加春季高考的学校是低水平的学校,所以好的学生不愿意考,没人报名,并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
顾明远虽然认为最好一年能统考几次,也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一次考试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但考试增多了,可以减轻学生心理的负担,因为一次考不好,还有机会考第二次。
争议3
取经国外为何行不通?
今年已81岁高龄的顾明远感慨说,中国教育改革之难,在于什么都往应试方面靠拢,之前比如复旦大学自主考试的口试,问的问题都不是书本上的问题,之后社会上出现了素质教育补习班,教考生怎么应对。很多借鉴外国的经验,拿到中国来却行不通。拿综合评价来说,在国外要做多少小时的义工,在中国就可以到街道或者派出所开个证明出来,我们是个人情社会,为什么要有纲性规定呢?没有纲性规定就容易出现不正之风,各种弄虚作假的事情也出来了,我们的改革难就难在这儿。(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