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再是只看分数 个别科目一年可考多次
任洁 制图资料据北京晨报45004624中国教育未来10年发展纲要公布并征求意见历时一年半、数十次易稿,关系中国教育未来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任洁 制图资料据北京晨报45004624
中国教育未来10年发展纲要公布并征求意见
历时一年半、数十次易稿,关系中国教育未来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昨日向社会公布。被各界称为新教改的这份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征求意见稿有哪些条文值得关注和期待?还有哪些内容需要完善?记者第一时间走访了专家、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等相关人士。
教育均衡
义务教育不得设重点学校
[条文摘录]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解读] 近年来,择校风盛行对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太少。除了校际差距这个最直接的原因外,升学竞争和就业压力、盲从心理和攀比心态都导致了择校现象的加剧。
征求意见稿明确,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教育公平:民工子女拟在迁入地升学
[条文摘录] 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解读] 根据2009年的统计,我国有1.3亿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如何享受同城待遇已成为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征求意见稿明确,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说,这项政策对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都是一个暖心的信息。要落实好这些政策,还需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城乡中小学降低入学门槛,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同时,应支持社会力量创办高水平的民工子弟学校。
学生减负:不得以升学率搞学校排名
[条文摘录]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
[解读]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十分复杂,涉及考试制度、学校管理、用人制度、家长观念以及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等。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说,造成学生负担的原因的确与目前的考试制度有关,但与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也有很大关系。如果考试和学习的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就会很重。如果考试着重考察能力,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会感到负担很重。
高校招生:高考不再是只看分数
[条文摘录] 将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