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有关情况(3)
三是全方位干部交流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教育部党组不断加大直属高校正职交流使用力度,目前75所直属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交流产生的有88人,一半以上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实现了交流任职。部党组还通过加强部机关、直属
三是全方位干部交流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教育部党组不断加大直属高校正职交流使用力度,目前75所直属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交流产生的有88人,一半以上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实现了交流任职。部党组还通过加强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教育机构四支干部队伍的统筹交流,推进直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结合制度创新、换届调整等工作不断拓宽交流渠道。五年来,直属高校校级领导干部交流任职达到144人,其中,直属高校之间交流51人,为中央部门和地方输送了61名优秀校级领导干部,先后选派了27位校级干部援疆援藏、9位校级干部到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挂职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直属高校的引领示范作用,近年来先后为地方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校挂职培养了的66位校级干部。
四是制度创新取得新成果。五年来,部党组在选拔任用、后备干部、管理监督等重点领域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比如,研究制定《部属中管高校党委换届工作规程》等7项直属高校党政换届和干部调整的工作规程,研究制定后备干部管理文件,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的意见》等制度文件,规范管理监督各项工作。健全领导干部经常性管理机制,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实行任职承诺制度等,在部分高校试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等。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干部工作规律性探索取得良好成效。
长期以来,教育部党组坚持一手抓领导班子选拔配备,一手抓工作规律性研究,并积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比如,会同中组部开展了中管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对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性的大学主要领导干部遴选任命办法和相关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广泛借鉴国内外经验,研究制定了《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试点工作方案》以及各阶段的配套实施办法,确保了公选校长的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开展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高校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高校领导班子结构和效能研究教育部直属高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等专题研究,形成了高校领导干部选任和管理调研情况报告关于高校后备干部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等报告,分析现状,深入探索规律性问题,为推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具体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必须长期坚持的经验和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先导,着力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二是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握高校干部成长、培养和选拔的规律,努力造就高素质的高校领导班子。三是必须始终围绕贯彻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在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中提高科学化水平。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精心培育高校领导班子优良作风,营造大学精神家园。五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需要,切实解决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六是必须始终坚持充分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在教育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工作的良好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校科学发展的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重点要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组织实施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高校主要领导专题培训,进一步研究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抓紧出台加强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意见,研究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高校领导综合考评体系,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二是以中管高校为重点,以深化干部选用制度改革为动力,继续抓紧做好直属高校党委行政换届调整工作,选好配强直属高校领导班子。三是巩固发展公开选拔大学校长改革成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完善公选办法,不断深化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四是认真总结在6所直属高校中开展的总会计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研究探索直属高校总会计师制度有效实践方式和管理机制。五是积极拓展高校干部培养渠道,加强重点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力度,及时发现、使用、储备一批综合素质好、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促进高校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