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在湖北争夺高分考生调查:疑因考生信息外泄(2)
值得注意的是,在争夺生源的过程中,高校不能不讲规则、暗箱操作、没有底线。若是冒充其他学校招生人员、欺骗考生,或者捏造事实诋毁其他高校,则属于招生过程中的欺诈行为,这不但对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无益,也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争夺生源的过程中,高校不能不讲规则、暗箱操作、没有底线。若是冒充其他学校招生人员、欺骗考生,或者捏造事实诋毁其他高校,则属于招生过程中的欺诈行为,这不但对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无益,也会损害高校声誉,侵害考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高校招录时,还要注重对高分考生的保护,避免优秀考生因填报志愿失误、对各校招生情况不了解,而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目前,高校相互“掐尖”引起的一些混乱现象,并不应妨碍高校招生的自由竞争的推进,让考生获得充分选择的权利,这也是教育改革的一大步。
报道回顾
名校在湖北争夺高分段考生
签一个考生至少联络8次 最后关头都可能“改嫁”
记者朱建华
因连发数十条揭露名校“招生内幕”的重磅微博,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该校历史系教授冯玮最近成了网络红人。面对热议,冯玮对本报记者表示,披露的情况“都是事实”。
少数几所名校在湖北是如何争夺高分考生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本报记者调查获悉,查分当日名校已获得高分考生信息;之后便开始多次与考生的联络;在填报志愿结束前时刻都处于“争夺”状态。
查分当日即获高分考生信息
6月25日,湖北高考成绩公布,几所名校在鄂的招生组对高分段考生的“围追堵截”便接踵而至。
据悉,这些名校招生组手里的名册上,考生姓名、高考成绩、全省排名、毕业中学、联系电话等一应俱全。
“为了能让我们在湖北多招学生,在湖北省公布成绩当日,我们就拿到了高考考生的信息”,某招生组负责人透露。
据悉几所名校手里的高分段考生不完全相同,有的是前200名考生的信息,有的则是前300名。
签一个学生要联络8次以上
武汉考生小骆,查分当日就收到中国人民大学的短信,希望她报考该校。
另一考生小刘当日也先后收到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微博)等高校的联络短信。
为了争夺时间,有的名校直接通过“飞信”与高分考生联系,而且注意控制字数,尽量让考生看短信时手机不翻页。
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冯玮告诉记者,高分考生可能同时有好几所高校都在联系。“一次联系就搞定的考生几乎没有,签约的考生中平均每人都要联络8次。”
但有的考生留的联系电话是班主任的,有的名校提出要与考生联系时却吃了“闭门羹”,“这意味着该考生已被别的名校圈定了”,某知情人士称。
签约后也会“改嫁”其他名校
1日,是湖北今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最后一天,但几大名校湖北招生组驻地,仍旧十分忙碌。
签预录协议是名校圈定高分考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到最后一刻,即便事先签了协议也会“改嫁”到其他高校。
有考生之前签了复旦大学,但最终却选择了“毁约”。复旦湖北招生组的冯玮表示,签预录协议本身就不公平,“预录协议约束了高校,却约束不了考生”。
中国科技大学湖北招生组负责人披露,此前入围该校自主招生且签订了录取协议的考生,因高考中发挥较好,最后也改嫁到了其他高校。
入围自主招生考生“脚踏两只船”的做法,同时遭名校反感。某高校湖北招生组负责人希望能有措施遏制这种现象,否则将会影响对湖北考生诚信度的评价。
生源竞争白热化 复旦发声明谴责同行不道德
本报讯(记者朱建华)复旦遭遇有人冒充该校老师致电考生,称“此前与复旦所签协议取消!”1日,复旦大学发表声明称某高校的行为“性质恶劣,行为严重,道德败坏,无异于诈骗”。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昨日透露,他们在湖北招生就曾遭遇类似情况。(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