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高考招生大战:顶级名校公开过招拼“死活”

时间:2011-08-29 13:53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江苏省2011年高校招生咨询会南京主会 场,考分高低是高校招生方最感兴趣的内容,分数线则是考生问得最多的。IC 图  复旦和上海交大的几番声明,让高校招生大战火药味再浓。  最先在7月1日,复旦大学招生办发表声

江苏省2011年高校招生咨询会南京主会 场,考分高低是高校招生方最感兴趣的内容,分数线则是考生问得最多的。IC 图

  复旦和上海交大的几番声明,让高校招生大战火药味再浓。

  最先在7月1日,复旦大学招生办发表声明,指责某高校招生人员冒充复旦老师抢夺生源;随后,上海交大火速在2日回应说,这是有高校在捏造事实;昨日,复旦再发声明称,1日的声明是为了制止某些不规范的招生“乱象”。

  事实上,在国内,顶级高校争抢生源已是公开的秘密,签订预录取协议、“互挖墙脚”等都是常见的招术。

  东方早报记者跟踪近一年,实地探访四川、河南、江苏、上海四地,全面解析招生大战内幕,发现生源大战已经变得全年无休。

  为打赢招生大战,通常,高校会让每个院系承包一个省区市的招生,派出浩浩荡荡的招生队伍前往各地,到知名中学做宣传,到考生家谈心……

  复旦宣传部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目前招生乱象的根源,在于现行制度下,学生和学校对分数的高度关注。一家顶级高校的招生负责人甚至无奈地说:“如今的学校评价体系如此单一,哪个学校的招生分数线高,就说明哪所学校好。所以,高校才会为了一分之差而拼得你死我活。”

  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增加政绩等原因,也加入到招生大战中。四川省高考(微博)状元郭修武日前受到绵阳市委书记接见,绵阳市教育部门表示,该市今年“本科硬上线率”、“本科硬上线万人比”遥遥领先全省,“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保双第一’的艰巨任务。”

  早报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蔡鎏

  备战:高校指派各院系分别承包一地的招生

  每到招生季,各校都会派出浩浩荡荡的招生队伍,到各地重点中学做工作,到高分考生家中谈心

  复旦宣传部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该校招生办在7月1日发表《关于部分省市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严正声明》,是为了提醒一些人要规范招生,“今年,我们在三四个省份,发现个别人员冒充复旦教师误导考生。这影响了我们在当地的招生,个别地方甚至可能出现‘尾部跳水’现象。”

  此前,复旦曾在7月1日的声明中指责说,上海某工科院校老师自称是复旦老师致电考生,称考生此前与复旦所签协议取消,并承诺只要填报上海某工科院校,就可入读更热门的专业。

  7月2日,复旦的招生劲敌上海交大连发四条微博,称该校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争夺生源,交大对一切捏造事实、诋毁学校的行为,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事实上,复旦和交大在招生中均全力以赴。今年,复旦派出200多人的招生队伍,奔赴全国各省区市;而交大由于今年扩大了文科招生面,派到全国的招生队伍更加庞大。

  一家高校的招生人士说,通常,高校会让每个院系承包一个省区市的招生工作,每到招生季,各校都会派出浩浩荡荡的招生队伍前往全国各地,相比复旦和交大,北大、清华的招生组规模更为庞大。各支招生队伍每到一地,一般都会包下宾馆,方便考生前来咨询;招生组也会到各个县市的重点中学做工作,到高分考生家中去谈心,对于路远的考生,还会派车去接。

  战术:签订预录取协议、互挖墙脚成公开秘密

  内地9所最顶尖的大学用预录取协议给优秀考生吃“定心丸”,却常遭遇考生违约,还浪费教育资源

  在生源大战中,“签订预录取协议”是名校圈定高分考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虽然多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均承认,预录取协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应,教育部门没有公开支持或明确反对,是默许的,这种方法能让考生吃下“定心丸”。

  中国科技大学最先尝试这种方法,很多学校纷纷仿效。目前,使用预录取协议争抢生源的主要是“C9高校”,即内地9所最顶尖的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微博)、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微博)、南京大学(微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博)、哈尔滨工业大学(微博)。(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